国内外铁矿粉的同化性实验研究

来源 :第十四届冶金反应工程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u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来自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以及中国的7种铁矿粉同化性进行了实验测定和因素考察,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产地、类型的铁矿粉,其同化性差异明显,澳大利亚、巴西以及印度的赤铁矿同化性较高,而南非和中国的磁铁矿以及中国的磁铁矿同化性较低;(2)铁矿粉的MgO和自然二元碱度R2与其同化性呈负相关关系,而SiO2含量、Al2O3含量、结晶水含量、气孔率等与其同化性呈正相关关系;(3)铁矿物晶粒粒度组成较细,结构疏松的铁矿石具有相对高的同化性。
其他文献
以海绵钛为可溶阳极,纯钛板为阴极,NaCl-KCl-TiClx混合熔盐作电解质,在900℃-980℃温度范围内进行熔盐电解,研究了加料温度、电解温度、可溶钛浓度以及阴极电流密度等因素对阴极产品杂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温度下加料并电解可获得杂质含量低的产品,通过控制可溶钛浓度和阴极电流密度可获得不同形貌和纯度的阴极产品。
受钢铁市场低迷的影响,首钢水城钢铁集团公司采取降产来减少企业亏损。于2008年10月29日开始停2#高炉,因停炉时间较长具有不确定性,为了开炉能顺利、快速达产,采用降料面停炉,料面降至风口下沿,中心堆尖很小,为下一步扒料创造了条件。
本文采用失重法研究了500~600℃条件下,H2还原铁矿微粉的反应过程。针对气体浓度及反应热对铁矿粉还原过程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传热、传质与反应耦合动力学模型,以模拟铁矿微粉气相还原过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矿粉在不同温度下还原率随时间的变化,同时模拟了矿粉内温度变化与分布,及气体浓度在微粒内部的分布与变化。
本文系统研究了钢中氧含量、Ca-Fe合金加入量和初始砷含量对于脱砷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钢中O含量下降至120ppm时,脱砷反应开始进行;并且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脱砷率随着加入Ca-Fe合金量和钢中原始砷含量的增加而增大;Ca-Fe合金与添加剂共同作用更有利于脱砷。
对CVD法制备高纯钛过程中钛族元素锆的行为进行热力学分析,结果发现:钛卤化温度条件下,杂质元素Zr能够在卤化区生成ZrI2、ZrI3和ZrI4,且更倾向于生成ZrI3和ZrI4。ZrI2、ZrI3和ZrI4不能在沉积区温度下分解,高纯钛中的锆不是通过卤化裂解而是由其它途径携入。
通过熔体发泡法制备出高孔隙率的稀土泡沫铝合金材料,实验探讨了增粘剂添加量、发泡剂添加量、发泡温度、搅拌时间、保温时间等因素对试样孔隙率的影响,揭示了熔融铝合金熔体中气泡的演化趋势,得出较佳的工艺参数:增粘剂加入量2wt%,发泡剂加入量1.5wt %、发泡温度680℃、搅拌时间3min、保温时间10min。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供氧方式、粉剂用量对高磷铁水脱磷过程的温降和脱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固体氧脱磷时,渣量大,温降多,磷的氧化速度快,2min已基本结束反应;用气体氧代替部分固体氧脱磷时,渣量小,温降少,但处理时间较长,且影响最终脱磷效果;合理的高磷铁水预脱磷工艺为:严格控制固体脱磷剂的用量,用适量的气体氧(25%左右)代替固体氧,控制较短的处理时间。
本文简要分析了碳氮化钛使炉渣粘稠的原因,介绍了TiC、TiN及Ti(C,N)形成的三种途径,TiO2在高炉中的反应行为。利用热力学分析了高炉冶炼时抑制TiO2还原的因素,重点研究了氧势、温度及碱度变化对TiO2还原的影响及可能发生的还原反应。
中心偏析是高碳钢线材脆性断裂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研究了钢水过热度、拉速、二冷强度等连铸工艺参数对高碳钢连铸坯中心偏析的影响,综述了高碳钢连铸坯中心偏析的成因和控制方法,指出提高钢水洁净度、采用低过热度浇注、电磁搅拌、轻压下和优化二次冷却技术是解决高碳钢连铸方坯中心偏析的有效途径。
氢-碳混合还原的基本思想是在铁浴熔融还原反应中发挥氢还原反应迅速和吸热低的优势,以氢为主要还原剂、以碳为主要发热剂,从而达到降低总能耗和CO2气体排放的目的。本文作者采用分区建模和综合集成的方法研究该新型反应器的冶金动力学特性,各个分区域内分别结合缩核、燃烧、还原过程等模型,采用固-液、固-气、气-液等反应机理对相应区域内的温度场和物质浓度场的变化与分布情况进行计算,最终通过各区域边界耦合完成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