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大气中SO2污染特征研究

来源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d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2001年4月-2005年6月西安市区空气污染物SO2浓度的实际检测数据,结合单因子评价模式,分析了西安市大气中的SO2污染特征;并利用同期的地面气象要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气象条件的关系对西安地区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讨论了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的成因,并得到了一些初步结论。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区主要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冬、春季比夏、秋季污染严重,采暖期比非采暖期污染严重。SO2有明显的年变化,SO2的浓度2001年-2003年呈逐年减小趋势,但2004年~2005年是逐渐增加的。月变化呈单峰型(12月达最高峰,8月达最低值)。从1月-4月份浓度逐渐降低,4月份-10月份在同一污染水平上,10月份-12月份浓度增长幅度特别大。近四年来,SO2浓度都以夏季平均浓度最低,以春季和冬季平均浓度最高。
其他文献
对云层垂直结构的准确参数化描述是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得到准确的长短波辐射通量、辐射加热率廓线、云反射率、云辐射效应等参数的重要基础,但地基观测数据无法对模式预报的云垂直分层情况进行验证。本文基于卫星资料Collection5版本的MODIS云产品MOD06,利用国际领先的判别云垂直分层的最新算法,以所反演的高中低云发生频率和云顶气压结果,评估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北美中尺度模式NAM的云层垂直结
通过分析不同水平分辨率海洋模式的模拟结果及其与观测资料的对比,研究了水平分辨率对大洋环流模式模拟性能的影响。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第三代大洋环流模式(L30T63OGCM)的基础上,提高该模式的水平分辨率,建立了两个版本的全球大洋环流模式。其一为纬向和经向水平分辨率分别为1.5°和1°的较高分辨率的全球大洋环流模式(OGCM1);其二为经向水平分辨率为变网格的全球大洋环流模式(OGCM2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V2.2及NCEP再分析资料,模拟了我国南方地区2003年7月20-29日的24小时气温,检验此次高温气候事件模拟对不同陆面模式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即使对于24小时的短期天气模拟,气温对不同陆面模式比较敏感;不同的陆面模式直接引起地表通量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改变控制该地区的高压环流形势,从而对高温模拟产生较大的影响。
本文利用中尺度模式WRFV2.2,选取了其中NOAH陆面模式进行陆面参数随机扰动试验,模拟研究了南京地区2007年7月7-9日的暴雨对扰动的敏感性,主要结论如下:(1)此次暴雨过程对陆面参数随机扰动是较为敏感的;(2)此次暴雨模拟对土壤最大容积含水量的扰动最为敏感,对地表反照率的扰动敏感性次之,对地表粗糙度、最小叶孔阻抗扰动的敏感性较前两者要小。(3)降水变化的触发原因是陆面参数扰动引起的通量变化
本文利用表示陆面次网格非均匀性的“结合法”,根据高分辨率的次网格地理信息,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拟合了表示次网格温湿非均匀性的概率密度函数,并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考虑了这种概率密度函数表示的非均匀性,分别对2000-2004年夏季进行模拟,得到如下初步结论:(1)由于增加了更为真实的非均匀性表示,模式模拟的降水及温度总体上更为接近实际;(2)模式结果与原来模式结果对比,差异较大,表现了对非均匀
利用东莞52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灰霾天气特征及其与气象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东莞市的灰霾天气总体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开始明显上升,2000年以来急剧上升,年平均灰霾日数增幅为每年4.0d。灰霾最多出现于3月、1月和12月,冬春两季占全年60[%];2000年以后秋季出现概率增加,秋冬占61[%]。地面形势为弱冷高压或变性高压脊时最有利于灰霾的出现;灰霾日的平均风速≤2.0m·s-1
黑碳气溶胶和有机碳气溶胶是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成分,对区域和全球气候有重大影响,是近几年研究热点。本文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模拟了2000年夏季7月份中国黑碳气溶胶和有机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分析了这两种气溶胶对大气温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黑碳气溶胶在模式顶产生正的辐射强迫,而有机碳气溶胶在模式顶层产生的辐射强迫并非全为正值,在地表两种气溶胶都产生负的辐射强迫;黑碳气溶胶和有机碳气溶胶的辐射强迫
(1)通过对1998-2008年11年间180°E以西所有西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的264个热带气旋资料和香港地区有O3监测的所有11个环境监测站点的O3小时浓度数据的分析,发现当西太平洋(或南海)有热带气旋活动时,香港地区O3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且多数造成香港地区O3浓度超标;秋季气旋基本都造成香港地区O3浓度超标,而一定比例的夏季气旋不引起O3浓度超标;热带低压基本不造成香港地区O3大范围高污染
本文利用衡水市环境监测站2005~2008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对主要空气污染物SO2、NO2、PM10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衡水市空气污染现状及其分布特征,对空气污染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预防和治理衡水市大气污染的一些建议。
选取了2004~2006年京津冀地区采暖期155个区域大气污染日,对当日08时(或前一日20时)海平面气压场,结合高空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划分了高压型、冷锋型、低压型、华北干槽型和均压场型五种天气类型,其中高压型最多,占40.0[%]。区域污染过程通常对应一次高空环流调整过程,连续性区域污染过程,往往由多种天气型影响。地面辐合加上低层逆温和下沉运动阻碍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扩散,稳定的大气层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