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包覆对负极材料Li4Ti5O12的电化学性能影响

来源 :第17届全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暨新型能源材料与技术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iujyhb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尖晶石结构Li4Ti5O12([Li]8a[Li1/3Ti5/3]16d[O4]32e),锂离子在共面的8a锂氧四面体位置和16c钛氧八面体位置存在三维间隙空间扩散,相对于Li+/Li的工作电压为1.55 V,在1.0 v-2.0 V之间锂嵌入脱出材料前后的体积变化为0.1%[1].
其他文献
[引言]通过不饱和离子液体单体聚合制备聚合物离子液体(polymeric ionic liquids,PILs),从而将离子液体的优异性能与高分子材料相结合,为聚合物电解质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途径[1].
会议
[引言]从1938年Rudorff等[1]提出用石墨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嵌锂材料以来,石墨因其低廉的价格、低的电压平台、高的可逆容量和结构稳定性好等优势[2],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会议
[引言]氟化石墨烯(Fluorographene,FG)作为石墨烯的新型衍生物,既保持了石墨烯高强度的性能,又因氟原子的引入带来了表面能降低、疏水性增强及带隙展宽等新颖的界面和物理化学性能.
会议
[引言]六氟磷酸锂(LiPF6)电解液因自身热稳定性较差和不可避免含有微量水和氟化氢,造成其锂离子电池耐高温性能差.目前,多数研究集中于通过开发新的导电盐替代LiPF6或加入添加剂等途径改善LiPF6电解液的性能.
会议
[引言]锂离子电池(LIB)是当今热门的电池能源,也是应用较广和很有发展前途的能源,这是因它具有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高、负载特性好、充电速度快、安全无污染等优点,因此锂离子电池迅速在各种电子产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
会议
[引言]过渡族金属氧化物(TMOS)基于其新颖的反应机理以及高理论容量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广受关注[1].然而低导电性以及电极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效应限制了TMOS进一步发展和大规模的应用,目前对其性能改善主要有三种方式:纳米化、结构优化设计以及复合化[2].
会议
[引言]硅的理论比容量(4200mAh/g)约为碳负极的10倍[1],因此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硅完全嵌锂时的体积膨胀高达300%,导致电极结构破坏、循环性能差,是目前硅基负极面临的主要问题[2].
会议
[引言]尖晶石型Li4Ti5O12作为高性能电极材料有诸多优点:在充放电过程中不发生结构改变,被誉为"零应变材料",其优异的充放电稳定性能够满足长寿命、高功率的要求;价格低廉,制备容易;与电解液反应少,循环寿命长;嵌锂电位高(1.55 V vs.Li/Li+),具有更好安全性.
会议
除少数导电性优异的材料,如石墨负极等,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一般都需要通过表面包碳来提高其电子导电性.对目前所有已商业化或处于研发阶段的正极材料,以及多数负极材料(如硅,锗,(及其)氧化物等)而言,表面碳包覆技术已成为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
会议
In this paper, Cu-doped SnO2 (Cu/SnO2), Cu and N co-doped SnO2 (Cu-N/SnO2) are prepared to modify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nO2.The phase structure, component, morphology and chemical environ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