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机械碾磨处理纯铁的疲劳性能分析

来源 :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层强化处理是一种提高材料疲劳性能的有效途径.表面机械碾磨方法,是近年出现的一种表面强化新工艺.它能够在试样表面,制备出具有纳米晶、亚微米晶、以及变形层的梯度表层结构.本工作采用退火态工业纯铁(DT4)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挤压深度的表面机械碾磨处理,在纯铁表面获得不同深度的变形态组织.旋转弯曲疲劳实验表明,退火态试样的高周(107 N)疲劳极限为186 MPa,而挤压深度为180 m和220 m试样的疲劳极限分别为252 MPa和305 MPa,经过表层强化处理后,分别提高了35%和61%.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退火态纯铁的疲劳裂纹均萌生于表面.而梯度结构样品,疲劳裂纹源位置随着应力幅值的降低,逐渐向梯度层内部转移.
其他文献
以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粗晶区材料为研究对象,基于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微拉伸试验装置,开展真空条件下物理短裂纹的原位疲劳试验,测定裂纹张开位移(crac
珍珠母作为众多软体动物外骨骼中的保护性结构材料之一,具有高模量、高强度和高断裂韧性等卓越的力学性能.首先,本文基于珍珠母的微尺度结构和晶片桥联机制建立了含离散桥联
位移场在裂纹上下表面发生间断,1976年Crouch提出的不连续位移法,抓住了断裂力学问题的这一基本本质,是研究裂纹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根据功能互等定理及裂纹面上的边界条
会议
在疲劳测试中一般选择接触式的测量方法来获取材料应变或疲劳裂纹扩展长度,但是传统的接触式测量方法无法进行全场、实时的测量,并缺乏对疲劳裂纹长度的动态监测.本文提出基
在材料热震实验研究中,裂纹扩展速度是材料断裂和失效分析中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本文将图像特征检测技术应用到裂纹扩展测量方面,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图像特征技术的裂纹长度测量
材料的理论强度一般定义为材料内不存在任何缺陷时的强度,而实际材料由于缺陷或裂纹的存在,承载能力远小于材料的理论强度.微纳尺度的结构不存在大尺度缺陷,很少可能发生脆性
轧辊的疲劳失效是轧辊使用过程中的常见现象.通过对失效轧辊的各种残留痕迹及真实的档案记录,可以查找出轧辊的失效原因.E017号轧辊是一支Cr5锻钢材质的支承辊,该轧辊在使用
研究两不同功能梯度材料间平面运动裂纹问题,假设两功能梯度材料剪切模量和密度均为坐标的指数函数,而泊松比为常数.采用Fourier变换和传递矩阵法将该混合边值问题转化为一对
针对四方相铁电材料,本文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准则来刻画非均匀畴变.该准则基于畴变导致的系统自由能的最小原理,用数值方法获得.综合数值结果和试验观察,提出了一个由分段函数
本文考察双向均匀预拉伸作用下介电高弹聚合物中的币状裂纹问题.假设裂纹面与预拉伸作用方向平行,基于非线性电弹性理论及其增量线性化方法,给出了问题的控制方程,其形式与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