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解攀枝花地区正常人群腰椎、髋部各部位骨密度的分布规律和骨质疏松症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做好本地区骨质疏松的防治工作。方法对居住在攀枝花地区(2年以上)的健康城镇居民,通过随机抽样抽取男性510例,女性570例,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 IQ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L2-L4)后前侠、股骨近段(NECK、Ward’s、TROCM)的骨密度值,并按每10岁为一个年龄组,分成男女各6个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腰椎(L2-L4)骨峰值男性出现在20-29岁,女性出现在30-39岁。股骨近端骨峰值男性、女性均出现在20-29岁。男性L2-L4、股骨近端骨密度均于30岁开始逐渐减低,且Ward’s丢失率高于腰椎。女性40岁骨密度开始逐渐减低,40-50岁年龄段减低明显加快。攀枝花地区诊断骨质疏松的参考值:男性L2-L4为0.835g/cm2;Ward’8为:0.604g/cm2。女性L2-L4为:0.817g/cm2;Ward’s为:0.592g/cm2。结论攀枝花地区男性骨峰值在20-29岁,女性L2-L4骨峰值在30-39岁,股骨近端在20-29岁。男性、女性的骨峰值按不同部位依次均为:L2-L4>NECK>Ward’s>TROCH。骨峰值较西南地区的成都地区为高,说明骨密度值受性别、年龄、地域、环境等因素影响。男性与女性骨量丢失的起始时间及丢失的速度有所不同。40岁以后,女性各部位BMD逐渐减低,40-50岁年龄段加速下降。男性30岁以后各部位DMD逐渐减低,但无明显加速丢失期。这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因此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应重视对骨量流失的预防保健,预防或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攀枝花地区诊断骨质疏松的参考值:男性L2-L4为:0.835g/cm2;Word’s为:0.604g/cm2。女性L2-L4为:0.817g/cm2;Word’s为:0.592g/c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