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2/Q345复合板搭接焊残余应力研究

来源 :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2019年论文汇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2008zxff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A2/Q345复合板由于具有钛的耐腐蚀性和钢的高强度,在航天航空、石油化工、海洋工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TA2/Q345复合板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温度场的不均匀性、焊接材料的热物理性能差异较大,导致残余应力较大,从而降低结构的使用性能和服役寿命。本文基于sysweld有限元模拟软件,分析TA2/Q345复合板在不同焊接工艺下的温度场和应力场。
其他文献
采用埋弧焊对32 mm厚Q345R钢板进行焊接,通过焊接工艺试验、探伤试验、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弯曲试验、硬度试验等试验方法进行了焊接接头工艺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焊接接头射线探伤为I级;在焊后620℃保温3 h消应力热处理后,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为510 MPa以上,0℃冲击功达到150 J以上,弯曲试验和硬度试验合格,满足NB/T47014—2011和设计技术文件要求。从而说明制定的埋弧焊接工
利用埋弧自动焊对16 mm厚的Q345R钢板进行X形坡口对接焊试验,研究热输入对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测量焊接接头横截面的硬度,得到不同焊接热输入下的硬度分布。利用硬度与强度之间的经验公式计算得到接头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布。结果表明:随焊接热输入的增大,熔深、余高增大,焊缝过热区中块状先共析铁素体体积占比逐渐增大;焊缝、热影响区的硬度均高于母材的,且接头的硬度最大值随热输入的增大而减小。
分别采用CO2气体保护焊和埋弧焊两种焊接方式对20 mm厚的稀土高性能桥梁钢Q345qENH钢板进行焊接,研究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两种接头焊缝的组织均为先共析铁素体+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细晶热影响区组织均为铁素体+粒状贝氏体,CO2气体保护粗晶热影响区组织为贝氏体+少量粒状贝氏体,埋弧焊粗晶热影响区组织为贝氏体;两种接头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冷弯性能,热影响区硬度最
本文模拟实际产品,管板选用Q345R堆焊Inconel 625 (N06625)合金,换热管材质为254SMo(S31254),分别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和自动钨极氩弧焊进行管子管板的焊接试验,选择最优的焊接方法及相关规范参数,完成产品管子管板接头的焊接。
文中通过采用实心焊丝气保焊(GMAW)与药芯焊丝气保焊(FCAW)组合的焊接方法对12 mm厚的316L/Q345B/316L双面不锈钢复合板(基层Q345B厚8 mm,两侧覆层316L各厚2 mm)进行焊接工艺试验研究,制订了适合于双面不锈钢复合板的焊接工艺。采用拉伸、弯曲、冲击、射线检测、宏观金相和晶间腐蚀试验方法验证了双面不锈钢复合板的接头力学性能、组织特征与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开
以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为计算平台,采用Fortran语言编程,分别基于Q345钢的单个峰值温度为900℃的焊接连续冷却曲线(SH-CCT900)、峰值温度为1100℃的SH-CCT1100、峰值温度为1300℃的SH-CCT1300以及同时基于上述三个SH-CCT图建立了4种组织与硬度计算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Q345钢TIG重熔焊接接头的温度场、组织分布和硬度分布进行了计算。通过模
目的 观察大黄芒硝外敷联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切口预防脂肪液化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按照辅助性治疗环节所用护理方法不同,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0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8.0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
针对核电中常用的Q345B材料,焊后分别采用热处理法及超声波冲击法进行焊缝残余应力的消除试验,并对不同状态下焊接接头进行残余应力测试及及对接头疲劳性能测试,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方式下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消除效果及对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
4 000 m~3大型复合板球罐与传统球罐相比建造技术复杂,尤其是复合板的焊接技术。针对复合板特点,制定了焊接工艺评定,分别按最大模拟焊后热处理(Max.PWHT)及模拟最小模拟焊后热处理(Min.PWHT)进行焊接试验,对比验证工艺评定试样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通过理化试验得到的数据显示,其结果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从而保证了复合板球罐的制造质量。
该文介绍了掘进机主要部件的焊接技术特点,根据各部件工作受力的工作需要,通过对各部件关键部件进行应力分析,确定了各部件主要受力点。并通过应力云图分析确定控制集中点、注意事项以及焊接主要探伤位置,提出并梳理焊接意见,为焊接工艺的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的帮助,并对掘进机各部件焊接工艺做出了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