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杨酸介导普通菜豆枯萎病的抗病性

来源 :第五届海峡两岸杂粮健康产业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菜豆是人类主要食用豆类作物之一,营养价值高,栽培面积大.但在菜豆栽培生产中,尖镰孢菌枯萎病一直是菜豆生产中严重的病害,给菜豆生产带来较大损失.水杨酸(SA)被认为是诱导植物抗病反应的重要信号分子之一,SA参与植物的过敏反应(HR)和系统获得抗性(SAR)介导的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 lated protein,PRP)基因的表达.本研究通过不同植物激素处理菜豆BRB-130,结果表明,SA处理菜豆叶片使植株根中内源SA的含量升高,并显著提高植株对枯萎病原菌FOP-DM01菌株的抗病性.SA诱导菜豆根组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onia lyase,PAL)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s,POX)活性及H2O2的含量显著升高,从而诱导菜豆产生HR和SAR反应.因此,SA作为普通菜豆抗病信号途径中重要的化学激活因子,能够显著提高菜豆对镰孢菌枯萎病的抗病性,为发展绿色化学农药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据白城绿豆产业的现状,谈发展对策,进一步提高白城绿豆的利用价值,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提出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科研快速发展,健全绿豆产业化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加大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速度,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管与服务系统,增加生产和科技投入,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和轻简化栽培技术,提高生产水平,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杂粮市场,打通流通环节,避免价格大起大落,发展加工业,以加工业带动原料生产;
以12个红花甜荞新品种为材料,分析了其淀粉颗粒形态、粒度分布特征、溶解度、透明度及糊化特性.结果表明,甜荞淀粉颗粒多为不规则多角形和球形,多角形多且颗粒较大,球形颗粒较少且颗粒小,淀粉粒径范围介于0.38~25.78 μm之间;品种间淀粉粒径、溶解度、透明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起始糊化温度在62.80~72.60℃之间,峰值黏度在126.58~141.00 RU之间;品种间谷值黏度、最
白绿8号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质、高产绿豆新品种,1990年配制杂交组合,经过1990-1995年连续六个世代采用系谱法,进行后代选拔育成稳定的品系,原品系代号BL94103;1996年选出稳定的品系升入产量鉴定试验;1997-1998年进行两年产量比较试验。1999-2001年参加吉林省区域试验,2000-2001年参加吉林省生产试验,试验结果增产显著。于200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是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改良的基础.本文利用235份糜子资源,对其9个形态性状进行了变异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糜子形态性状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稳长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73,且变异系数也较大,为16.66%;千粒重变异系数最小,为11.33%,但多样性指数较大,为2.005.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把235份糜子材料聚为六类,其中,第一类的生育期、株高、主茎
对糜子淀粉和糯米淀粉在颗粒形貌、微晶结构、透明性、冻融稳定性、疑沉性、糊化特性、热焓特性等理化性质进行比较.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快速黏度测定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测定淀粉性质.糜子淀粉与糯米淀粉的颗粒形貌差异较大,糜子淀粉的粒径(5.3~11.5 μm)大于糯米淀粉(2.9~6.2μm);两种淀粉的微晶结构均为A型;与糯米淀粉相比,糜子淀粉的透明度(9.2%)、凝沉性(20.0%)好,冻融
经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应用14种除草剂,采用播种前毒土、苗前封闭除草和苗后茎叶除草以及不同种类除草剂组合等多种处理方法,设计22个田间处理方式,在全生育期间的各主要生育阶段详细地进行田间症状观察记载、杂草鲜重测量、产量性状及结果测定,应用数据分析以及防效综合评价指数等,筛选出出可用于绿豆农业生产的草害防治方法10余种.
本试验选用4个抗旱性不同的绿豆品种为材料;从抗旱性生理指标中,筛选出与绿豆密切相关的7个指标;利用聚乙二醇6000(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设置5%、10%和20%不同处理浓度;并且在苗期取绿豆功能叶片进行生理指标测定,分析不同干旱程度对各项抗旱生理指标的影响,最终筛选出苗期抗旱鉴定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0%PEG处理第6 d的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5%PEG处理第3 d的相对电导
以传统的碱溶酸沉法提取的蚕豆蛋白为原料,通过限制性酶法对其进行改性,制备高溶解性蚕豆蛋白,并对改性后的蚕豆蛋白功能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风味蛋白酶是蚕豆蛋白的适宜用酶,酶解改性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4、酶加量(E∶S)0.1%、温度58℃、pH 7.5、酶解时间30 min,此条件下蚕豆蛋白的溶解性最好,达到99.73%.改性后的蚕豆蛋白的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
本研究以马铃薯和玉米淀粉为对照,采用湿磨法制备小利马豆淀粉,通过理化检测方法测定其淀粉特性,研究小利马豆淀粉的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小利马豆淀粉颗粒多为椭圆形,表面光滑,大小不一,粒径为5.46~37.58 μm,平均为18.36 μm;小利马豆淀粉糊的透明度为30.89%,凝沉作用强于马铃薯淀粉糊和玉米淀粉糊,其淀粉的膨胀度和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小利马豆淀粉凝胶的硬度、弹性、胶着性和咀嚼
绿豆属药食兼用作物,是中国传统出口商品,目前已成为中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西部开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物.本文从绿豆的起源、生产分布、品种以及种质资源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绿豆是一种营养较为全面的食物,不仅含有淀粉、蛋白质、脂类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含有黄酮类、多酚类、活性酶类、生物碱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与食疗价值,值得大力开发利用。然而,目前国内外有关绿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