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式”教学在《城市规划概论》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2008年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r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通过客观科学地分析《城市规划概论》课程的特点,梳理该课程教育教学的目的和方法,分析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课程性质提出主动、开放、有效的“讨论式”教育教学模式,构设合理适宜的分模块“讨论式”的整体性教学改革方案,并制定“讨论式”城市规划概论课程学习的评价标准.
其他文献
通过对某工程火灾后的结构检测鉴定,概要的阐述了建筑物火灾后鉴定的一般步骤及应注意的关键点,为今后类似的案例提供一些参考.该工程为三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建于2003年,本次火灾过火区域主要集中在一层厂房部位.此次检测,通过现场调查、宏观检查以及火灾后主体材料的检测,并根据有关标准推测火场当时的一些情景,判断构件的受损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使该工程能够继续安全使用.
以一个因火灾导致建筑结构受损的实例为例,介绍了采用加大截面法在结构加固补强施工中的具体做法,注意事项及施工工艺.
针对水泥基加固材料耐久性及其检验指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新加部分与基材之间的相容性和粘结性能是影响并控制加固材料耐久性的关键,因此重点介绍了与相容性有关的收缩、约束收缩、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拉伸强度、容许拉伸应变、徐变等对相容性的影响、测试方法及其与基材相容的要求.最后针对目前水泥基加固材料耐久性及其检验指标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有待开展的工作进行了探讨.
论文分析了国内外城市规划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特点,给出了北京工业大学城市规划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具体措施,并初步分析了其运行效果.
针对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四年级城市设计课程教学情况,分析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方案理念笼统、设计手法单一、成果表达单薄、合作交流表象等问题,以我国古代孙子兵法中的相关计谋为参照,提出“3+3”阶段措施与过程措施双管齐下的教学模式,即设计前期注重理念生成,中期强调合理借鉴,后期突现设计表达;过程中致力营造愉悦的教学环境,允许思维的展示以及培养默契的配合,以此形成点线结合、重点突出的系列举措,向城市设
城市规划学科具有较强的应用性.毕业后短期内面临的实践工程压力,导致规划教育多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和制图技能的培养.表现为技能型教育的特点.但随着高等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职业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变、技能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的趋势,以及城市规划本身多学科介入、日趋综合的学科特点的形成,城市规划教学,特别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设置迫切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三大学习模式之一,以其对学生自我
文章在介绍原有教学计划的基础上,指出原有教学内容单一,学习周期较长,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并且由于缺乏针对性训练和必要的教学环节,使得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工作应试考试中和研究生初试和面试中,出现不适应局面,严重影响到就业工作和考研成绩.因此提出教学改革计划,目的是通过加强实战训练——增加多个快题设计,提高同学们的快速设计和快速表达的能力(包括快速设计和口头表达等).通过从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和难点两
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由学校教学阶段向实际工作之间转换的最好锻炼机会,组织好教学过程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有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大多数院校毕业设计面临的问题,本文从2008年毕业设计的控制措施、革新教学方法等教学组织方面,总结了保证教学质量的成功经验.
住区规划设计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修建性详细规划课程的重要课程设计之一,往往也是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由建筑转向规划的重要过渡时期,但由于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涉及相关内容较多,单一的设计课程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因此,有学校研究提出形成新的服务于住区规划设计的教学课程群.本文尝试换位思考,即将切入点定在对专业教学计划中相关课程资源之整合利用,结合住区规划设计及上下两个学期共三个学期的相关课程,从课程资源整合利
应对综合性高校本科教育的大类招生趋势,对面向本科一、二年级开设《城市规划导引》课程进行了探索.提出:需要在通识性理论教学中为后期专业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并为研究生教育阶段创造更宽的生源渠道.为此,应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围绕城市空间主题,在教学目标上集中于专业思维方式的训练.并介绍了“城市与空间”、“城市问题与土地利用”、“城市规划概论”、“实践教学”四个模块的教学组织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