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土金属复合氧化物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化工学会无机酸碱盐专业委员会2005年无机盐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f2l3x4j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柠檬酸法制备了碱土金属钙钛矿和二氧化钛复合氧化物,用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分析了样品的晶体组成、含量以及粒径等.以紫外杀菌灯为光源,甲基橙水溶液为被降解物,对所制备的系列复合氧化物进行了光催化活性评价,比较了各种复合催化剂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制得的最佳配比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顺序为:含钙复合氧化物>含钡复合氧化物>含锶复合氧化物SrTiO3>含镁复合氧化物.以n(Ca):n(Ti)=3:7配比制得的复合氧化物具有最好的光催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在500℃下焙烧4h后,其复合物粒径约10.2nm,光照3h,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90%。
其他文献
荷化法制碱是一个古老方法,经改进演变成沉淀转化法制备碳酸钙与烧碱.本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转化温度、及沉淀转化剂的种类对转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优质石灰为原料,NaHCO为沉淀转化剂,并添加表面活性剂5﹪,在转化温度50℃转化0.5h沉淀转化率能达到99﹪以上,CaCO的质量达到HG/T226—2000工业沉淀CaCO的要求,NaOH的回收率达到75﹪,该工艺过程简单,流程短,操作方便,原料成
在普通钠钙硅玻璃中引入少量银化合物(0.02wt﹪)在一般熔制条件下可以得到无色透明玻璃,此时玻璃中银以离子形式存在.玻璃是热力学处于亚稳态的固体材料,当受到外界强场(光、电或磁)的作用,在玻璃内部很容易诱导出新的电子结构或其它微观结构.x-射线辐照使得玻璃中银离子激发还原为银原子,同时还产生"诱导缺陷";再通过适当的热处理,玻璃"诱导缺陷"被复合,银原子扩散聚集成~4nm颗粒,玻璃显示特征黄色.
为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的充放电性能,用Mg、Al、V和Ti对LiFePO进行掺杂.研究了掺杂元素的种类和用量对LiFePO性能的影响.用高温固相反应可以制备单相LiMxFel—xPO(M=Mg、Al、V和Ti).在LiMxFel—xPO(M=Mg、Al、V和Ti)材料中,LiV0.05Fe0.95PO4具有比其它材料更好的电化学性能,用80mA/g的电流进行充放电时,第2次放电容量为
异丙醇铝是醇盐水解工艺制备铝酸盐系发光材料和高纯超细氧化铝粉体的重要前驱物,铁是影响其使用性能的关键杂质.本文在制备异丙醇铝的过程中加入一种螯合剂,使其与铝中的铁杂质反应生成高沸点化合物,通过减压蒸馏将其除去.实验研究了螯合剂种类和加入量对除铁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一种含N/O功能基的螯合剂ON1具有强的除铁功能,在ON1:Al质量比为1:160时,馏出物中有80﹪的馏分铁含量(以AlO计)达到1
用过二硫酸铵(NH)SO氧化Mn(Ⅱ)盐制备δ-MnO.比较了反应过程中Mn与OH的浓度比、反应温度、(NH)SO用量等因素对MnO晶型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分析了制得的δ-MnO的结构.测试了样品的循环伏安、恒电流放电等电性能.研究表明本实验制备的δ-MnO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电池的循环稳定性能较好,放电容量尚可.
本文首先介绍了钾肥公司脱卤车间NTJ-45M浓密机在使用中造成的经济损失.并针对这一点,提出了设备存在的隐患问题和浓密机集电装置故障的原因.并就此提出了改造的方案和实施改造的方法.最后,对改造后提高经济效益的程度进行了分析.
本文阐述了四氯化钛国内外的生产发展现状,并对我国四氯化钛生产中存在的环保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想念对我国四氯化钛行业的发展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目前白云石碳化法生产轻质氧化镁,均采用常压低温(≤25℃)碳化法进行钙镁分离制取轻质碳酸镁,再进行煅烧制取轻质氧化镁,全过程温度高低变化大,能量消耗高,属高能耗产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占工厂成本60%-80%,而煤的消耗达10余吨以上,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对白云石碳化法能耗理论计算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加压碳化(0.3-0.5MPa),热解CO2回收以提高碳化气CO2浓度、降低碳化温度(≤20℃
介绍了碳酸锰沉淀热解法进行300t/a化学二氧化锰中试开发研究,就化学二氧化锰生产中的工艺参数做了较为详细的叙述,同时介绍了中试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中试主要包括硫酸锰净化、沉锰、热解等几大工序,硫酸锰溶液除杂后主要金属杂质在0.1mg/l;中间产品碳酸锰的振实视密度达到2.18g/cm3;产品的振实视密度达到1.86g/cm3.产品的物化分析和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产品质量达到高档电池的要求。
以青海东台水氯镁石混合物为原料,以含一定量有机溶剂的氢氧化钠为沉淀剂,采用反向沉淀法,利用有机溶剂的疏水特性制备球状氢氧化镁.通过控制有机溶剂浓度在水热反应釜合成球状氢氧化镁粒子.透射电镜扫描显示粒子呈球形形状、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晶形好、纯度高,既简化了生产工艺,又降低生产成本.可望进一步工业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