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南部生态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

来源 :第四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or025castor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辽宁省鞍山南部地区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和研究表明,调查区土壤状况良好,氮、磷、钾、有机质和其它植物必须元素大都处于丰富水平.根据土壤中元素含量特征,将调查区进行了分区和评价.土壤环境质量除汞含量(平均0.25mg/kg)外,各污染指标没有出现超标现象.对本区特色果品南果梨研究表明,土壤中Fe,Mn,Mg,K,Co元素较高的含量决定了南果梨的独特品质.南果梨生长体系的稀土元素总合量从立地土壤到树冠有:土壤>树叶>树枝>果实.据GB14935-94,食用南果梨果实是安全的.由此,将本区南果梨种植区划分成最佳、优势、中势和不宜种植4个区.
其他文献
对粤北矿尾矿库附近及下游酸性废水影响下的农用地种植的花生及其根部土壤样品中重金属Cr,Cu,Pb,Zn进行分析研究,通过THQ健康风险评价法,探讨四种重金属对农用地土壤和种植花生的污染情况及健康风险程度。结果显示,研究区种植的花生中Cr元素污染程度低,但健康风险却偏高,Cu和Zn污染程度和健康风险均偏高,Pb存在一定的污染和健康风险,但低于Cu和Zn,且花生仁对Pb的富集不明显。总的来说,该地区种
了解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负荷是污染风险评价的重要部分,根据泉州市土地利用现状,运用污染源多指标评价体系对研究区进行污染荷载评价,基于GIS软件得到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及污染分布图。评价结果对于泉州市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有实际意义。
本文通过采样分析和实验测试的方法,对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在平面上,研究区内府河下游沉积物的污染程度高于上游,重金属元素在下游相对富集,是因为水系从上游到下游的途中加人了新的污染源。府河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与粒度有关,且总的来说,随粒度的增大,重金属Cu,Pb,Zn含量均增加。研究区内,丰水期重金属元素含量明显高于枯水期,是因为丰水期的雨水较枯水期多,使得河流周
对比研究了四川省盐亭县癌症高发区和其他地区癌症低发区土壤、水体、农产品和人发等介质中元素含量特征及其与癌症发病率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环境中硒、钼元素的缺乏和亚硝酸盐在地下水及粮食作物中的富集是导致癌症高发的关键地球化学因素。并利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相关数据对成都经济区癌症发病率进行了预测,为本区癌症的防治提供了基本的地球化学依据。
湖泊沉积物是由各类碎屑、粘土、外源/自生/内生矿物以及有机物质等在一定的地质、水文、气候条件下组合成的综合体。湖泊沉积物蕴含着丰富的全球环境演变信息,比如湖水的化学元素组成、湖泊相关流域的地质构造活动、水文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相互作用等。尽管对古全球气候变化的方法有许多种,如历史文献、冰芯、树轮、珊瑚等,但是湖泊沉积物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湖泊覆盖的地理范围比较大,多年连
对桂林市进行了连续一年的降雨监测和一次降雨面状监测研究.共采集雨水样74件,测定pH值、电导率、汞和10种阴阳离子含量.结果表明,桂林市属典型酸雨区,pH值月平均值范围为3.84~5.38,雨水酸雨频率为81%,酸雨强度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雨水汞含量月平均值与雨水酸度、电导率值呈正相关.雨水汞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北低南高、市区高周边低、沿交通干线最高的基本规律。Hg与SO2-、F-属同一因子
对粤北某矿下游河流底泥中重金属Cu,Fe,Mn,Zn的赋存形式进行调查,采用Tessier和BCR顺序提取法对底泥进行形态分析,探讨底泥中4种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及潜在危害.结果表明:研究区底泥均存在不同程度的Cu,Fe,Zn污染,两种提取法显示底泥中重金属均以残渣态为主,Cu和Zn存在较为严重的潜在危害,Mn总量不高,但生物有效性明显.BCR提取法各形态分布更为均匀,能更好反映出元素的形态分布特征,
湘江流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非常严重,2011年3月,国务院首次批准关于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本研究选取湘江入湖河段的湾河、湘阴和屈原农场3个采样点作为研究区域。运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选择Y与Nb为参照元素,用比率散点图分析重金属来源。结果显示:3个采样点中Cd,Pb,Zn,Sc,Bi,Cr,Cu,Mn,Mo和V等重金属元素以人为源为主;Ba,U,Co,Ni,Th,S
总结了土壤典型污染源的铅同位素特征、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对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影响、污染来源分析3个方面,对铅同位素示踪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来源解析中的应用进展做出了论述,为铅同位素在土壤环境来源解析与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一些科学参考。
为研究粤西某硫铁矿尾矿库纳污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采用ICP-AES对该区6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并对它们进行元素的相关性分析、与广东省和中国A层土壤背景值的比较以及形态分析.结果表明:Cr未超过广东省和中国土壤背景值,而Mn,Ni,Cu,Pb和V均呈现不同的超标程度.Cu与Cr,Ni,V呈显著正相关,与Pb显著负相关;Ni与Cr,Cu,V显著正相关;Pb与Mn显著正相关,与V,Cu显著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