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前驱期病变在其早期诊断和预防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第十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qiu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其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因此早期诊断对帕金森病病人早期治疗和早期干预起着重要作用。近期有研究发现,在病人出现经典运动症状前可能会出现一些前驱期症状如嗅觉障碍、快速动眼期睡眠障碍、便秘、抑郁、视觉变化、其他自主神经障碍、细微的认知改变及神经心理障碍等。此外,还有研究通过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及基因测序等技术在出现前驱症状帕金森病病人血液和脑脊液成分中检测到一些分子标记物,将前驱症状诊断和分子标志物检测相结合为帕金森病人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重要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脑膜癌病是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性肿瘤,是癌肿通过血液及淋巴管向脑膜、脊髓蛛网膜下腔的弥漫性转移,常合并多脑神经和脊髓神经根损害.原发灶多来源于肺癌、乳腺癌及黑色素瘤.因临床表现多样,且临床愈后差,本病极易误诊及漏诊造成不良后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就诊于我院的脑膜癌病患者1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辅助检查及诊疗经过.结果 患者男,62岁,农民,因"头痛恶心呕吐5天,发作性
会议
目的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常在颅外血管段,而颅内血管段少见。颈部动脉斑块内存在新生血管时称为易损斑块,易损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研究显示,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CEUS)能够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强强度,对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预防和症状干预更有价值,因此早期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早期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
目的 构建带有增强型黄色荧光蛋白突变体mVenus标签的人缓激肽1型受体(bradykinin re-ceptor 1,B1R)真核表达载体,用于B1R与相关受体及蛋白的相互作用、B1R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等.方法 根据人B1R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质粒pcDNA3.1-B1R为模板,PCR扩增目的基因人B1R.Xhol Ⅰ和BamH Ⅰ双酶切扩增产物及质粒pmVenus-N1,经回收、连接
目的 研究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dementia,VCIND)患者认知功能及影像学特点,为VCIND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为VCIND的脑梗死患者98例为观察对象,选择同一时间段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认知功能正常的脑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normal cogniti
目的 随着基础研究及临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部分早期痴呆患者在病理和临床表现上兼具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的特点,并提出混合性认知功能障碍这一概念。但目前,混合性认知功能障碍尚未能得到及时准确的识别从而影响其治疗及预后。因此,本文就混合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万方等医学数据库,搜索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目的 研究脑微出血(CMBs)及其动态变化和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各认知域损害的关系.材料和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226例,根据是否存在CMBs,分为CMBs组(111例)和无CMBs组(115例).CMBs组中随机选取25例研究对象为实验组,无CMBs组中选取尽量多的研究对象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年龄的分布、性别、教育年限、脑白质病变(WML
目的 观察远程认知行为治疗(CBT-I)对高血压共病性失眠的疗效研究.方法 收集符合JNC-8高血压诊断标准和DSM-5失眠诊断标准的高血压共病性失眠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远程CBTI治疗组(n =53)和常规高血压治疗组(n =53)进行8周的治疗,观察8周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下降幅度、睡眠参数及焦虑抑郁状态水平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前后资料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
会议
目的 到2050年,世界将有15亿多65岁及以上老年人,脑卒中也将随之悄然来临。在缺血性卒中的生物标志物研究中,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发挥了关键的指导作用。在正常个体中,由于血脑屏障(BBB)的存在,通常在循环中检测不到大量脑源性生物标志物。然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BBB被破坏,脑源性生物标志物释放到循环中,从而为缺血性卒中血液生物标志物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管理提供了很多新的窗口。本文就生物标志物在缺血性
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目前对于AD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除了药物治疗外,近年来行为干预成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热点。除了年龄和遗传因素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有较强的相关性以外,生活方式及习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世界范围内约1/3的AD病例与7种潜在可变风险因素有关,包括糖尿病、中年高血压、中年肥胖、缺乏身体锻炼、抑郁、抽烟和低教育程度,其中根据
会议
目的 研究运动、社交识别联合康复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行为学的改善作用,及对MAP-2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配合联合康复治疗组.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并给予跑台+社交+娱乐训练.跑台运动隔日1次,每周3次,每次30分钟.单笼饲养,隔日用隔离笼放人1只从未接触过的Wistar同种大鼠(刺激鼠),每周3次,每次15分钟,每次均更换新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