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目标进化算法的隐结构模型研究中医证候

来源 :世界中医药大会第三届夏季峰会暨大健康博览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ke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隐结构模型是近几年提出的研究中医证候分类及诊断的有效方法,但隐结构模型存在运算时间长、评分机制中考虑因素单一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隐结构模型研究中医证候数据.方法:采用多目标差分进化指导搜索,较快地获得隐结构模型,考虑隐结构模型评分机制中拟合度和泛化度之间相互冲突,更适宜同时进行优化考虑.结果:建立两目标数学优化模型,采用多目标差分进化指导搜索,快速获得高质量隐结构模型.结论: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隐结构模型,在处理中医药数据时能够对两个评分指标同时考虑,而且能够较快速地计算出结果.
其他文献
丹参酮Ⅰ是丹参脂溶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本研究通过数据库检索确定了丹参酮Ⅰ的作用靶点,根据靶点蛋白相互作用信息构建其静态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整合冠心病基因表达谱构建疾病和正常状态下的共表达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不同状态下的网络进行对比分析,揭示隐藏在静态网络中的特定状态下的动态信息;并采用边聚类的FAG-EC算法对疾病状态下的共表达网络进行模块分析和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丹参酮Ⅰ主要通过细胞
本文基于中医药生命科学智能平台(CLIP)在分子水平上系统的解析了当归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关节发炎疾病的分子作用机制.当归对3种疾病的共同作用通路为:当归包含的化合物布雷菲德菌素A由CYP2C9酶代谢后作用于疾病.本文对当归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同时展示了医药生命科学智能平台简便、清晰、灵活的特点.
采集提取过程近红外透射光谱作为过程状态变量,采用HPLC法测量一煎和二煎合并提取液中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Ⅰ的含药量.以工艺参数变量、物料属性和过程状态参数组合共为自变量,以指标成分含量为因变量,建立基于多源信息的提取产品质量预测模型,建模结果为:RMSECV为0.1728mg·g-1,RMSEP为0.0317mg·g-1,RPD值为6.91(丹参酮ⅡA);RMSECV为0.1534mg·g
阐释山楂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的作用机制,为山楂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该研究基于中医药生命科学智能平台(CLIP)分别构建山楂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的分子作用网络.通过网络分析得到山楂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的主要成分为黄酮类、有机酸类,主要途径有调节钙离子转运、花生四烯酸代谢、多种脂质代谢、环氧化酶P450途径及调节血管舒张.
黄连是临床常用的中药,其化学成分复杂.生长环境、气候等都会使其物质基础存在差异.而中药成分分析是中药药效物质阐明及质量控制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质谱法在黄连成分分析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以期为学者的黄连成分研究、质量控制提供思路.
生物过程是以动态行为发生变化,基于动态活动的监测数据来自于多个时间点.时间序列性基因表达数据是描述这个动态变化中相对丰富的一种,通过这些数据能够推断其变化、顺序规律及因果关系,并对生物过程中动态系统进行建模.因此,本综述讨论时序性基因表达数据的基本模式以及此类数据的分析方式.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功能性胃肠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FD患者有更多精神障碍和心理社会问题,对压力更敏感,并伴随更多功能失调的就医行为.FD中医证候的主要症状为胃脘胀满、疼痛、呃逆嗳气、胸胁胀满、食欲减退、泛酸嘈杂、咽部如有物梗阻感、失眠多梦等,与中医五脏中的“心”“肝”“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FD患者经中医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并通过动态匹配、认知重建、目标实现等,有针对性的解决患者精神心理问题,
目的:明确苦味中药的化学及生物学物质基础是阐释中药苦味药性理论科学内涵的关键.五味最初是对药物味道的客观描述,Ⅱ型味觉受体(Taste typeⅡreceptor,TAS2R)具有感知苦味的功能,与苦味药性具有直接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构建了基于不同内源表达苦味受体TAS2R38细胞的无标记实时生物传感器,为研究苦味中药的化学及生物物质基础提供依据.结果:TAS2R38特异性激动剂在NCI-H716
近些年来,中成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对中成药产业的研究日趋深入.文章通过调查58家中成药上市公司近5年的财务报表,分析总资产、净利润、净资产、研发支出、营业收入等五项关键数据,初步探析中国中成药产业的地域分布、产业规模、获利能力、未来潜力等指标,得出相应的中成药健康现状和产业趋势,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针对中国目前中成药行业出现的问题给出相关的建议,为中国中成药产业的良性、健康、
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导致心脏的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肌缺血在中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世界上导致突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中医药在抗心肌缺血的研究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单味中药及复方制剂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以便对临床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