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层状介质表面电偶极子源测量区域的选择

来源 :第十届中国国际地球电磁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x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某些地质条件较复杂的测区进行水平电偶源CSAMT测量时,依据均匀半空间模型所划定的测量区域并不合理,会导致因发收距过小而采集到过多过渡区数据或者过大而使信噪比降低。本文提出了利用CSAMT与MT的响应相对误差来区分CSAMT过渡区与远区场的方法。在均匀半空间时给出了不同误差限要求下最小收发距rmin的值。均匀水平两层条件下,测量角域的选择与均匀半空间一致;通过CSAMT与MT的视电阻率相对误差随r/δ1及δ1/h1变化的分布图,给出了最小发收距rmin的选择方法;根据最低探测频率fL的不同,共有3种不同的情况:一般的,D型断面的rmin较均匀半空间时可更小,G型断面的rmin则必须更大。水平多层条件下,提出将地下介质等效成两层模型的方法对rmin的值进行估计。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Moorkamp提出的基于遗传算法的接收函数和大地电磁数据联合反演方法对西藏南迦巴瓦东构造结进行了应用性研究。采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技术处理得到接收函数,对大地电磁数据做Rhoplus分析获得视电阻率和相位曲线。结果表明:(1)中上地壳高阻高速层覆盖于低阻低速层之上,其低速高导体可能与流体和局部熔融有关;(2)下地壳存在高导的壳幔过渡层;上地幔约160km以下存在软流圈。(3)上地壳的高阻高
二维大地电磁测深各种观测资料对模型电阻率的灵敏度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规律要比随频率或模型电阻率的变化规律明显、单一,随空间位置的衰减速度要快的多,也就是说几何参数的灵敏度要比电性参数的灵敏度高。且在趋肤深度不变的情况下,二维大地电磁测深的观测资料对模型电导率的灵敏度随空间坐标迅速衰减。
本文采用RRI法与SBI法结合反演的办法,先通过RRI反演得到一个光滑模型,然后采用模糊分割方法得到一个合适的反演初始模型,然后再进行SBI反演,通过理论模型试算、对比分析及实测资料反演对比,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腐蚀是困扰着金属管道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对于埋地管道而言,腐蚀会造成难以预料的经济损失甚至人身伤害。瞬变电磁法可以在不开挖、不停输的状态下对埋地金属管道的腐蚀进行检测,无需对管道进行预处理,能直接给出管道壁厚值,进而判断腐蚀程度。本文对自制人工缺陷的金属管道进行瞬变电磁检测,试验结果经超声测厚验证,准确可靠。
关于天山的变形和隆升机制是当今地学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要认识天山的岩石圈变形和造山带的隆升机制,需要对天山及其邻区开展整体的深部探测研究。本文把中国天山地区及其两侧的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地块结合起来,从整体上研究岩石圈结构,并通过结合电性结构和其它地质、地球物理的结果进行了综合解释。
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法由于可以穿透数十公里的地层,在油气等矿产资源勘探、核废料探查、环境研究、地震活动性监测和预报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地壳电性结构探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成为地球物理研究的热点。地球介质是复杂的三维结构,所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三维反演和解释,因此三维数据解释成为限制方法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进行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法三维正演研究。本文采用积分方程法实现人工源极低频电磁法三维正演,首先对
本文以点源场的边值问题为基础,通过格林公式建立边界积分方程,从区域边界点的立体角的定义出发,依据计算球面三角形面积的原理,利用各地面网格点的三维坐标给出了ω的计算方法。该法仅利用已有网格节点坐标,并不局限剖分单元的形式。文中列出了90°山脊地形的计算结果,并与解析解进行了比较。然后计算了典型的山脊地形和山谷地形中间梯度主剖面及旁侧剖面视电阻率异常值。
地井垂直电磁剖面法是一项地面变频率长导线源多次激发、井中接收的井筒电磁勘探新技术,有望解决剩余油气开发勘探问题。本文研究了该项技术的观测系统设计,对比了不同观测系统下目标体异常响应规律。通过对均匀背景与层状介质中三维目标体电阻率、尺寸等的模拟研究,表明该方法探测范围大,信噪比高,可有效监测油气动态变化过程,为该方法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高频大地电磁EH-4电导率成像系统分辨率高、轻便快捷、工作效率高,同时可利用天然源的和人工的电磁场信号,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该系统处理数据时所用到的频段信息较少,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数据频点存在缺失、散乱、“飞点”等情况,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地质体构造。本文简述了EH-4系统的基本原理,并对数据进行数据插值、高斯滤波、圆滑处理,然后以某金矿为实例对比了数据处理前、后所绘制的断面等值线图差异,
针对一维最小构造反演中初始模型的构建,本文提出了基于频点和等效电阻率构建初始模型参数的方法。一方面利用实测频点个数确定初始模型的层数;另一方面利用实测数据各频点的趋肤深度和纵向电导,采用各层等效电阻率来确定初始模型的层厚,以各频点实测电阻率作为初始模型层电阻率。结果表明,基于频点和纵向电导确定的初始模型层数、层厚及层电阻率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真实模型的层参数,能极大减少了反演迭代过程和反演结果多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