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误闭锁系统及其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中的应用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保护和控制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leo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防误闭锁系统对于变电站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当前电力生产中常用的几种防误闭锁方式,阐述了各种闭锁方式的优缺点。结合220KV洁云变电站,分析了防误闭锁系统在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典型应用情况,对洁云变防误闭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提出了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采用电子式互感器母线保护的可靠性依赖于采样值同步,本文论述了目前智能变电站中母线保护采用的采样值同步方案。在同步标异常的情况下,研究了合并单元自由采样时母线保护可以实现的最大同步误差,分析最大同步误差对采用采样值差动原理母线保护的影响。针对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提出优化母线保护原理和调整采样值差动关键参数的思路,在最大同步误差下,保证母线保护的选择性和可靠性要求,采用浮动门槛的方法,避免最大同步误差
本文对一起由继电保护二次回路误接线导致的220kV线路保护不正确动作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继电保护现场检验提出了新的看法和改进措施,供大家参考。
本文提出了基于暂态仿真计算的动态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实例论证了在一定假设条件下动态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与电网静态阻抗等值方法计算结果的一致性,指出了动态短路电流计算方法相对于电网静态阻抗等值方法的优越性。
本文介绍了220kV王铁智能化变电站集中式保护的实施方案,并对其在工程应用中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该方案大大减少了投资,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系统集成比较复杂,不利于检修等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解决。目前该系统已在王铁变成功投入运行。
介绍轨道交通的现状;道流保护装置的所要实现的保护功能,叙述了保护方法的原理;对几种保护类型的保护原理、线路测试及自动重合闸,双边联跳过程进行了阐述,对保护定值的内容和范围进行了归纳;建立了保护装置的硬件结构图;描述了各功能模块的作用。最后给出了装置的试运行及测试结果。表明了装置能够满足地铁直流系统对保护的要求。
在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发展的情况下,提出数字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的功能区别,传统监控系统无法完全适应数字化变电站的功能需求,进而提出智能监控概念,列举智能监控系统中的SCD配置、GOOSE状态图、顺控操作、智能告警、软压板状态自检、网络管理等新功能,并在工程实践中,对智能监控新功能加以印证,最后提出工程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同时提出一些新的发展思路。
本文针对IEC61850标准缺少对变电站图形数据进行统一描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IEC61850和SVG的变电站信息完整建模方案,结合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的变电站配置工具SCL Conifigurator,介绍了图模一体化的变电站信息建模过程,给出了变电站信息的建模实例。最后介绍了PCS-9700后台监控系统充分利用变电站的完整建模信息,实现了后台监控数据库系统和图形系统的自动生成,极大地减少了后台
风电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较大规模风电场的接入会对电力系统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在风电厂安装SVC后,可以改善不同风电场出力情况下系统电压质量,提高风电送出能力和电网稳定性。在实际运行中,部分SVC装置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本文对新疆风电场中SVC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及改进方案。这对提高风电场SVC的性能,促进清洁能源风电的开发利用,提高风电场的电压支撑能力有一定的促进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快速推进,通信平台网络化需求更加突出,因此部分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在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过程层采样值网络采用了基于交换式网络结构的组网方式,由于各个厂家合并单元上送报文额定延时不一致和网络传输抖动的影响,给组网方式下的采样值同步带来较大的困难。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过程层组网方式下采样值同步的一种实现方法,该方法简单、可靠、实现方便,并且已在国家电网试点工程220KV智能化
针对智能变电站高电压等级双重化配置的过程层智能设备同时接入单套配置的间隔测控单元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适用可行的测控装置应用解决方案。介绍了基于PSR测控平台开发的测控装厦软硬件设计组成及其外部网络架构方案。从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应用差异的角度,对测控装置的主要功能包括SV交流采样处理、GOOSE输入输出、同期功能、间隔联闭锁功能应用实现方案及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针对由于过程层双重化配置设备接入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