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膝关节结核早期切开引流治疗的对照性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ai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成人膝关节术后效果的对比证实早期切开清创引流对治疗膝关节结核的有效性及必要性。分组和方法:选择自2010年-2015年本院治疗确诊的单侧膝关节结核感染病人随机抽取60人(年龄23-60岁以排除骨骺未闭合及老年人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对实验的影响,性别随机)(其中男性47人,女性13人,年龄最小23岁,最大58岁)随机分为四组。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18具婴幼儿脊柱胸段三种不同固定点的单节段抗撑开能力差异。方法:18具带胸廓的婴幼儿胸椎尸体标本随机分三组:A组(n = 6)进行椎板(A1组)和椎弓根(A2组)的撑开破坏力量测试;B组(n = 6)进行肋骨(B1组)和椎弓根(B2组)的撑开破坏力量测试;C组(n = 6)进行肋骨(C1组)和椎板(C2组)的撑开破坏力量测试。每具标本从T1-T2至T11-T12共分割为六个实验单元,包埋
目的:研究鸦胆子苦醇对骨肉瘤细胞生长、周期、凋亡影响 , 并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检测鸦胆子苦醇对骨肉瘤细胞系生长抑制率、细胞流式技术检测鸦胆子苦醇对骨肉瘤细胞143B、MG63周期的影响 。免疫荧光、JC-1和Annexin Ⅴ法检测鸦胆子苦醇对骨肉瘤细胞系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继发感染性骨不连瘘孔癌的治疗经验.方法:男性,42岁.1995年车祸伤导致:1、左胫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2、左股骨开放粉碎性骨折.当地急诊行:1、左胫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2、左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术.
目的 探讨复杂三关节融合病例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17例复杂三关节融合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术后按照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利用自制缝线引导钳通过小切口微创缝合技术治疗新鲜跟腱断裂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4年10月,借助自制的缝线引导钳,通过小切口微创缝合技术治疗20例新鲜跟腱断裂病人,术后4周穿戴行走靴下地行走,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19~51岁,平均36.4岁;其中18例术后获得14~23个月(平均17个月)的随访.
目的:研究采用腰椎mini-open改良后正中入路(即保留胸腰筋膜和竖脊肌总腱膜在棘突上的附丽点)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病例100例,均为单节段病变,术中单侧或双侧开窗减压,椎间仅植入单枚融合器,且均采用腰椎mini-open改良后正中入路术式;另取同期相同纳入标准的病例10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腰椎
目的:探究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患者的预后,并对MPNST患者的预后进行单因素分析。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这5年间首发于四肢,于我院进行首次手术治疗,病理确诊为MPNST的患者进行随访,并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知识如何深入并贯穿临床工作,在骨科临床中存在何种优势.[方法]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妇女最为常见的退行性骨代谢疾病,是导致老年人病理性骨折的重要原因.由于骨质疏松的发生毫无预警容易被忽视,因此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2016年1月-2016年7月我科共开展了7次骨质疏松知识讲座,针对人群包括在院患者、家属、医护人员.
目的 探讨染料木黄酮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染料木黄酮处理MG-63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法检测MG-63细胞侵袭能力;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G-63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mRNA及蛋白水平。
目的:通过对60例脊髓损伤伴截瘫病人压疮康复的治疗及护理方法的总结,寻找提高治愈率及预防新压疮的发生的方法.方法:应用3%过氧化氢清洗去除脓液后生理盐水涡流式冲洗干净并用无菌剪刀彻底清除坏死组织,0.5%碘伏擦洗消毒创面;然后用特制的治疗碗扣在创面上给氧20分钟,流量6-8L/min,湿化瓶加入75%的乙醇;创面外涂蛋黄油加红外线照射15分钟,用稍大于创面的2.5%凡士林无菌纱布覆盖,大敷贴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