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解探讨慢性肾炎CKD3期(CGN-CKD3期)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实验设计方案,将来自全国13家医院475例CKD 3期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辨证组(简称中药组),苯那普利组(简称西药组),中医辨证结合苯那普利组(简称中西药组)。中医辨证组分为气阴二虚、风湿扰肾、肾络瘀痹、湿热内蕴四证。随访24周,观察中医证候、肾小球滤过率(eGFR)、24h尿蛋白定量(uPro)、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lb/Cr)、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等。结果:①症状最多见的是腰酸乏力、咽燥咽干、头晕耳鸣、尿多泡沫等,除泡沫尿、夜尿、血尿、易感冒外,其它症状发生程度以轻度为主;其中肾虚证有463例(97.5%),瘀痹证35 1例(73.9%),风湿证332例(69.9%),湿热证1 77例(37.3%),最多见为三联证226例(47.8%),又以肾虚、瘀痹、风湿三联证居多,达147例(65.0%)。②选择eGFR、uPro、uAlb/Cr等与CKD病情进展关系密切的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显示四联证重于三联证,三联证重于二联证,二联证又重于单一证候,其中含有风湿证的三联证病情多重。③三组患者治疗后,证候积分值均有明显下降(P<0.05),其中肾虚证以中药组及中西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风湿证则以西药组及中西药组优于中药组(P<0.01);三组患者治疗24周后共有236个(17.8%)证候缓解,同时有144个新增证候。结论:应用现代科技,提高CKD3期中医辨证精确度;风湿证候是CKD3期疾病进展的重要原因,从"风湿致虚"、"风湿致瘀"、"风湿致肾病"的病机出发,可考虑虚、瘀、风湿同治,提升"已病防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