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科技进步对改善西部农村民生的支撑作用

来源 :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anffv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生工作是我国社会发展整体工作的薄弱环节,改善农村民生需要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农村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要统筹农村农业科技和农村民生科技协调发展.中央支农惠农的政策已经取得了成效,而科技支农惠农还很薄弱.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对改善农村民生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视角和新动力.要树立大力发展农村民生科技的新理念,建立发展农村民生科技的新机制.长期以来,广大西部农村那些艰苦的、简陋的、落后的、不卫生和不安全的生活条件和方式,现在已经有必要运用科技的力量来一个重大的改善.要让科技进农田,科技进村庄,科技进家庭,科技培养新农民,科技建设新家园,让科技全面融入农村生产和生活.让广大农牧民共享现代科技成果(.)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凉山州现有公路密度仅为19.44公里/百平方公里,比全省平均公路密度少14.4个百分点.其中等外公路占总里程的59.5%,未铺装路面里程只占总里程的73.5%,公路等级低,交通不畅仍是我州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强化措施,加强管理,促进凉山州交通先行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建议.
会议
对果树越冬提出了适应棚膜式覆盖的栽培模式思想.匍匐式栽培的果树或葡萄,可以直接用棚膜式覆盖越冬代替土埋法.矮化密植栽培模式的果树,可以利用支柱或支架棚膜覆盖越冬.传统乔化栽培模式的果树,可以利用套罩的方法越冬;最好改造为矮化密植的栽培模式,便于棚膜覆盖越冬.设施果树栽培方法是安全越冬的最佳模式,也是现代农业的趋势.从防止冻害技术入手,改变栽培模式以适应棚膜覆盖是防止果树冻害的关键.
本文主要通过对西藏生物质能源利用的现状(以生活用能为主、消费比重高、消费随季节变化、在能源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等几方面)以及在西藏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问题进行简明分析;由此提出了关于西藏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几点建议:推广生物质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加快小城镇化进程,实现能源资源的合理配置、生物质能源与其它能源互补、强化人员培训,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以新疆油田公司准东采油厂火烧山作业区作业废水为对象,在“老三套”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主要开展多种技术的集成和优化,以“隔油—絮凝气浮—深层过滤”为技术路线,应用中科院在高分子絮凝剂领域的研究成果,通过高效化学絮凝剂的反应吸附絮凝技术完成各种污染物的捕获,形成适度絮体,借助气浮作用实现乳化油、粗粒油、高聚物和其它污染物的快速分离,再通过深层过滤,去除水体中水溶性高聚物等残余物质.围绕这套系列高
那曲草原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西藏北部,地理位置特殊,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本文通过对那曲地区1955-2004年气象数据的研究,分析了那曲草原气候格局,随着海拔的升高,气象因子在减小,而年际变化却在增长.同时利用“气候—植被”模型:PP=RDI·rRn(r2+Rn2+rRn)/(Rn+r)(Rn2+r2)· exp(-(9.87+6.25RDI)0.5)估算出那曲草地净第一性生产力.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