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to the Research Works on Mud Crabs (Scylla genus)in Xiamen University and Its Aquacultu

来源 :2009年国际经济蟹类生物学及增养殖技术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quacultu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c198610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以酪蛋白、秘鲁鱼粉为蛋白源,豆油为脂肪源,通过调节饲料中不同磷酸二氢钙水平制成7种不同磷水平(0.46%、0.61%、0.76%、0.90%、1.05%、1.20%和1.45%)的等氮等能饲料,并以此饲料投喂日本沼虾幼虾(0.068±0.008g)8周.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不同磷水平对日本沼虾幼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成活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随着磷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当总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南太湖水华蓝藻铜绿微囊藻为材料,研究了挺水植物芦竹和水生浮叶植物睡莲的组织和提取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芦竹叶、芦竹杆、等质量的芦竹叶和杆以及睡莲叶、睡莲茎、等质量的睡莲叶和茎及其提取液对铜绿微囊藻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0.5%芦竹组织提取液的抑藻效果优于0.01%、0.05%和0.1%的芦竹组织提取液,芦竹叶、芦竹杆以及睡莲叶和茎组织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
随着太湖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有毒蓝藻水华引起的污染事件近年内频繁发生,其产生的毒素对环境、动物和人类健康具有较大的危害。本文以南太湖水华蓝藻铜绿微囊藻为材料,研究了温度、pH和氮磷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为阐述微囊藻水华形成的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15-40℃温度范围内铜绿微囊藻均可生长,25-30℃为铜绿微囊藻的最适生长温度,当温度达到45℃时,铜
根据2007年我国鱿钓船西南大西洋生产期间采集的430尾阿根廷滑柔鱼样本(雌性229尾,雄性201尾),对其角质颚外形进观察及测量。观测表明阿根廷滑柔鱼角质颚由上颚和下颚两部分组成,上颚头盖宽大,喙部大,喙顶端长尖;翼区小,侧壁宽大,脊突稍长;下颚头盖宽大,但喙部小,顶端厚短,翼区较上颚大,脊突稍短,侧壁稍长。随着胴长增加,阿根廷滑柔鱼角质颚各区均匀生长,总体基本形态维持不变。通过主成分分析,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