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运动对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及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2012年中国运动生理生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e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分析了12周规律的羽毛球运动对高校男子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和免疫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大学生筛选出最佳提高健康体适能和免疫能力的运动方式,从而对大学生课余锻炼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从石家庄某高校非体育专业随机选取60名男生,随机分为二组,即羽毛球运动组和对照组.分别于训练前后一周内测试台阶试验、握力体重指数、俯卧撑、坐位体前屈、身体成分(皮褶厚度测定法)、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D4/CD8、IgG、IgM、IgA含量等指标.羽毛球运动组采用中等强度(65% VO2max)的比赛方式进行锻炼,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课余时间,持续时间为1小时,练习频率为3次/周(周一、周三和周五),持续锻炼12周(从开学初3月持续到6月);对照组正常学习和生活,不参与有组织的体育锻炼.结果:经过12周系统的锻炼,羽毛球运动组的俯卧撑、坐位体前屈、台阶指数与运动前比较分别提高12%、15%和28%,台阶试验指数由练习前的47.34增长至62.15,体脂%由22.09%下降至13.67%.对照组实验前后健康体适能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实验后,羽毛球运动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羽毛球运动组实验后IgG上升,IgA增加,差异显著(P<0.05),IgM略有升高但没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这表明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能促进IgG、IgA的合成,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实验后,受试者血清IL-6略有变化,CD4细胞增加,CD8细胞的改变不明显,CD4/CD8比值增加,表明中等强度的羽毛球运动能增强男子大学生T细胞的免疫功能.结论:1)中等强度羽毛球锻炼能够有效提高心血管机能,提高上肢、肩背部肌肉力量及耐力,有效降低体脂%,改善身体成分.2)有规律的羽毛球运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免疫功能.3)建议将羽毛球运动作为高校大学生体育必修运动项目,该项目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和免疫能力.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目的:成骨细胞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运动对骨髓成骨功能的调节有可能改善机体的造血微环境,从而促进造血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以4周龄SD大鼠为实验对象研究了12周游泳运动对骨髓造血微环境及红细胞生成能力的影响,以期为各种严重贫血(如癌症、HIV、再生障碍性贫血、肾性贫血等)的运动辅助治疗方法提供造血机制及理论依据.方法:4周龄SD大鼠16只购自南方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适应性喂养
目的:通过对老年受试者进行保健操运动时的各项生理指标的监控与分析,判断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应激和能量代谢情况以及运动后的恢复情况,从而界定运动强度,总结本健身操的负荷是否适应于老年人的锻炼需求.方法:20名60岁以上的健康老年受试者志愿参加本实验.受试者共进行2遍健身操运动共8分钟,在健身操运动中及运动后对心率、血压、能量消耗、主观疲劳等级进行测定.心率指标采用polar team2团队心率表进行测试
目的:缺乏体力运动等生活习惯明显增加一些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微循环障碍是很多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疾病初期很难被发现,甲襞微循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全身的微循环状态,为临床提供相关的资料信息.本研究采用不同运动量的排球运动的运动干预方式,观察不同运动量的排球运动对大学生甲襞微循环的影响,为运动改善血管疾病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1)运动模型建立:河北北方学院医学院排球队队员男女各10人,年龄
目的:短跑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速度是成绩的决定因素.目前国内短跑专项能力研究多数以实验室测试为主,运动员场地测试相关报道很少.场地测试更接近实际比赛和训练环境,且更方便实施,旨在通过该方法对男子百米运动员专项能力进行评估,为百米运动员制定训练计划提高专项能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研究对象: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2010级田径短跑专业二级男运动员8人,平均年龄20.75 ±0.46岁,体重70.38
目的: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是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超级家族的成员之一,目前研究表明GDF15可通过抑制铁调素(Hepcidin,肠铁吸收的负调节子)来改善机体铁状态,因此GDF15对维持运动中机体铁的动态平衡发挥重要作用,同时GDF15与EPO密切相关,然而目前运动对GDF
目的:通过对肥胖动物进行跑台运动干预,观察动物骨骼肌组织抗氧化物酶和产物含量与组织Visfa tin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探讨有氧运动和膳食营养对肥胖机体氧化应激与脂肪细胞因子之间的影响.方法:1)离乳C57 BL/6雄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普通膳食对照组(简称NC组),高脂膳食对照组(HC组),高脂膳食转普通膳食组(HCC组)和高脂膳食运动组(HT组),每组10只.高脂饲料含60%脂肪.每3天记
目的:在不同强度有氧运动的应激条件下,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等系列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含量,探讨有氧运动对外周(不同类型肌纤维)和中枢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运动健身和科学训练提供研究资料.方法:6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0)、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组(ME,n=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