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龄、激素对岩生报春×翠南报春杂交胚萌发的影响

来源 :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生报春和翠南报春是分布在中国北部的两种报春花属植物,为获得两个种的杂种后代,创造报春花新种质,本文设计两个组合[岩生报春(长花柱)×翠南报春(短花柱)、岩生报春(短花柱)×翠南报春(长花柱)]杂交授粉,研究了胚龄、激素种类对杂交胚珠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后31~35天是比较合适的胚拯救时间;6-BA、NAA和GA3三种激素对幼胚萌发率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比较合适激素浓度分别为6-BA0.01mg/L、NAA0.01mg/L和GA350mg/L;GA3可以显著提早杂种幼胚萌发时间.本研究结果为成功获得岩生报春与翠南报春杂种后代提供了基础.
其他文献
以贵妃玫瑰、维多利亚、矢富罗莎、金田玫瑰4个欧亚种葡萄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天津地区进行引种试验.对其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主要经济性状和抗病性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4个葡萄品种在天津地区采用露地栽培,均表现生育期短、浆果成熟期早、抗病性强、果粒硬或较脆、耐贮运的优点,适合在天津地区栽培.
笔者从事茶文化工作多年,在研究历代茶文化的过程中,发现诸多精粹内容可供吸收借鉴,大利社会.对中国茶文化历史进行总结与归纳,可用三句话阐述,一是具有中国原始道教思想的一类人发现了茶、利用了茶;二是佛教文化的传播,促进了饮茶的传播;三是儒家文化思想,使饮茶具有了风雅文化艺术的特点.而天台山在中国茶文化史上,三大精粹占了其中二个,独领风骚,将吸引愈来愈多的国内外茶人关注佛宗道源的天台山茶文化.
采用Yaxin-1102便携式光合蒸腾仪,分别对白鹤芋5个品种的光合、蒸腾速率日变化及相关的生理和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品种间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和双峰型两类不同曲线;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曲线;分别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与环境因子相关关系分析,得出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性.蒸腾作用是植物对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在水形成水蒸气过程中,吸收热量,可降低植物体叶面温度,从而降低对叶片伤
本研究对收集的蝴蝶兰品种421份,在2005~2011年对其中7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数据的采集并统计分析,最终得到各自的频次分布特点,据此对性状分级方法提出建议.性状变异分析表明:蝴蝶兰数量性状分布区间较大,分布面较广,群体的多样性与整体性较好。但数量性状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连续变化,这种线性、连续性的特性决定了数量性状不能单纯依靠性状所处的分级范围相同与否,进而判断申请品种与近似品种特异性有
从武汉周边山野收集攀援植物野生种以及收集攀援植物栽培种共67种,对其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等关键指标进行了观测研究.在半荫条件下,可以正常生长,在武汉冬季气温低于5℃时,口红花、翡翠珠、三角梅和空气凤梨容易发生冻害死亡。从生长量来看,达到4m以上的品种有17种;生长量在2-4m的种类有19种;年生长量在2m以下的种类有32种。常绿植物20种,落叶植物46种;攀援方式上,缠绕类有26种;卷绕类有18种
为了建立福建山樱花植株再生体系,本文分别以福建山樱花外植体茎段和由茎段诱导出的腋芽的小叶为材料,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配比对福建山樱花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2,4-D有利于福建山樱花愈伤组织诱导,茎段和小叶分别接种于MS+2,4-D2.0mg/L和MS+2,4-D2.0mg/L+BA0.5mg/L,相应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3.75%和91.0%.小叶诱导出的愈伤
对北景天(Sedum kamtschaticum)和草地早熟禾(Poapretensis)2种园林地被植物采取控水方式进行水分胁迫及复水处理,测定了此过程中二者的六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膜透性增大.SOD和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复水后,北景天趋向于对照恢复,而草地早熟禾未能恢复.
连续3年对26份文心兰品种资源的主要花期、花色、花枝长等8个主要观赏特征指标及开花率、保存率等4个栽培适应性指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间主要观赏特征及栽培适应性差异明显,26份品种资源按用途、分枝、花香及1年开花次数进行了分类,并结合栽培适应性,筛选出黄金3号、香吉士、月光、蜜糖、豹斑宝石以及红狐狸6个品种适合在福州地区推广种植.花开性是衡量文心兰品种栽培适应性的重要指标,从表2中还可
河南杨等5种杨实属同一亲本杂交种群。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中“优先律”的规定,河南杨首先发表,应作为该种群的合法名称,而齿叶山杨、五莲杨、汉白杨、关中杨实属同一亲本杂交种群内的不同变异群体,均作为河南杨的异名处理。齿叶山杨发表的种下类群,均作河南杨的种下类群处理:心形齿叶山杨并人心叶河南杨;尖芽齿叶山杨新组合为尖芽河南杨;粗齿山杨新组合为粗齿河南杨。卢氏山杨原属山杨变种,应新组合为河南杨的变种。
以芙蓉菊当年生幼嫩茎尖部分进行水养生根,获得的新鲜根尖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研究了芙蓉菊(Crossostephium chinense)根尖染色体的数目,并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高等植物的核型进化基本趋势是由对称向不对称方向发展,在系统演化中处于较原始位置的植物一般具有较对称的核型,而在进化程度较高的植物中则通常为不对称的核型。本研究中,芙蓉菊最长染色体与最短染色体比值为1.73,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