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绿色化与矿业、农业的现代化

来源 :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sa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亟须加深对绿色化的内涵和重要意义的认识,制定详细可行的绿色化指南,设计反映不同层级、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绿色化的标准体系制度办法,探索试行测评考核.矿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基础.由于矿产资源与自然生态系统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财富,长期以来,未经开采的矿体被误当作没有所有权权属的自然物,乱采滥挖,破坏浪费严重.开采过程严重冲击自然生态系统,许多矿产的采掘伴随有毒有害行为而污染环境,影响其他行业运行,影响城乡生活和人体健康.有的案例所产生的恶果,危及三农和食物安全.矿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的经济绿色化,尤显必要和重要.绿色化应是矿业现代化的重要标识,采矿不应仅仅核算其生产过程中的一部分成本,更需要核算其对生态系统冲击与对环境系统的污染所需恢复及治理的费用,以及补偿对相关地区三农的生产生活经济损失.经济绿色化与农业现代化问题方面,在对阻碍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原因分析基础之上,以绿色化为中心推动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必须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规划进程紧密结合.新型工业化的空间拓展,与三农发展紧密相连.工业环境与农业生态如何衔接,做到两个系统均衡绿化,需要探索生态经济路径,尤其是多类型分层次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健全.
其他文献
珍珠不仅具有其他宝石所具有的饰品观赏价值,作为财富象征的贮藏保值价值和作为文化艺术品的收藏价值,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心理需要。而且它还具有名贵的药用价值。珍珠产地分布甚广,世界上珍珠按照其地域分布的不同,产地有:“东珠”主要在日本;“西珠”主要在欧洲海域;中国的南珠属于海水珍珠,是以马氏珠母贝产出的珍珠,它颗粒大,光彩迷人,驰誉世界,被誉之为国宝。中国现代淡水珍珠养殖,是在借鉴日本琵琶湖淡水珍珠养
陨石钻石夜明珠发光性能特异,极为珍奇,确系稀世珍宝,它为夜明珠的文献记载和神秘传说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很高的收藏及科研价值。对这颗夜明珠的自然纹理进行了仔细观察,该夜明珠呈闭合纹理,表面上有从太空降落到地球上形成的陨石坑,经红外线仪测定,该球体没有有机物,这证明了该球体不是人造的更不是人工粘和的,后经地质科学院微分析研究室镀碳测定球体表面的金钢光泽,确系无机的碳这就证明该球体的物理成分为碳元素组成
在中国珠宝行业,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近20年的时间里,经过国家珠宝质检中心、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各省、市(地)、县相关机构、行业协会、企业和珠宝科技界的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珠宝玉石标准的制定有了很大的进展,很多名优宝玉石如和田玉、翡翠、珍珠、山由岩玉、独山玉、寿山石等都制订了产品标准,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只能说,中国珠宝玉石标准体系的框架,目前才初步形成。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的目的
托帕石是一种市场上常见的彩色宝石,因硬度大和颜色美丽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本文介绍了托帕石矿物基本特征与其鉴别,其中包括托帕石的经验鉴定、托帕石与相似宝石的鉴别以及优化、处理托帕石的鉴别.最后从颜色、净度、切工和重量等方面给出托帕石的评价依据并对其选购提出了建议.
地籍测量是土地行政管理系统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功能.地籍测量系统为土地管理与行政中的各种运作提供地籍相关的空间数据以作辅助支持.行之有效的地籍测量系统保障了土地拥有者对土地的持续投资与发展.可信的地籍测量数据为智能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地籍测量系统的设计与运作必需考虑到所属行政区自身的情况以求达到理想的绩效.国际测量师协会近年来也开始倡导各个国家或区域要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土地管理系统或是地籍测
摄影测量密集点云自动生成的关键是如何实现立体影像的密集匹配.传统的摄影测量匹配主要有基于灰度的匹配方法,基于图像特征的匹配方法.由于基于影像灰度匹配的误匹配率较高,目前主要采用基于图像几何特征的匹配.在影像的纹理稀疏区域,特征匹配会存在空洞.本文研究利用影像全局匹配和置信传播算法,解决立体影像的密集匹配问题,进而解决摄影测量密集点云自动生成问题.全局立体匹配主要是通过建立图像能量函数,利用优化算法
随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发展和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通过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获取的地理信息数据越来越丰富.进行多源数据融合的可视化研究,将成为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多源数据融合三维可视化引擎的设计与实现过程,首先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然后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具体阐述,主要设计系统的几何变换,基于GPU加速和实现过程.最后根据本系统和国内外三维可视化引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并
我国在陆地和海洋开发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取得显著成就,并积极建设海洋强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积深积重,陆地生态环境问题包括生态恶化、荒漠化干旱面积扩大、水土流失、污染严重.同时,海洋生态环境也很不乐观.诸如陆源污染物污染、运输船舶造成的污染、海上及沿岸油田和石油化工企业以及海上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型污染、海洋工程与填海造地等,而且很严重.生态文明建设和陆海统筹思路理念的提出与
我国海洋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存在陆域排污规模入海、沿海水质负面变化、滨海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影响海洋生态安全的因素,包括自然和人类活动.在经济活动领域,直接的原因有大型围填海、过度捕捞和海水养殖、陆海排污等.海洋生态受损环境污染的源头80%在陆地,基本原因是增长方式,程度严重,形势严峻.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系短期宏观、微观主体利益驱动,无视传统文化的"以海为田"可持续发展思想;海洋自然灾害频发,其成因
理论与实践证明,人类社会经济运行,需要选择绿色化.面对一系列经济全球化与全球环境问题,各个国家和地区,必须切实行动起来,选择可持续发展模式.这需要经济社会,在发展结构多元化的现阶段,加强科学管理、多元社会参与、发挥微观机制、深化宏观调控、绿化战略规划,经过系统组合与整体协调,逐步扭转困局,摆脱危机,有效达到节能减排、恢复生态、治理污染、可持续发展.推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其绿色运行,需要协同推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