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业科技利用与创新全力助推浦东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来源 :华东地区农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70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围绕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制定的系列指标体系,从科技服务能力、科技支撑带动作用、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能力、农业劳动力素质、科技服务全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等五个方面,介绍了浦东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同时,找出了农业科技投入需加大、科技人才队伍结构需优化、科技推广体系需完善等差距,提出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培育现代科技农业创新创业中心、完善农业科技政策支持的对策与建议.
其他文献
为筛选适宜的中筋小麦光明麦1号高产高效栽培的播期密度组合,研究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小麦群体指标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推迟一个播期,播种-出苗所需天数延长1~3天,出苗-分蘖所需天数延长2~8天.随播期推迟,越冬期叶龄、茎蘖数呈现降低趋势,成熟期茎蘖数和茎蘖成穗率先上升后下降.同一播期内,随着基本苗密度的增加,越冬期茎蘖数也呈上升的趋势,叶龄变化不明显,成熟期茎蘖数呈上升趋势,茎蘖成穗率先上升
为提高粮食型家庭农场种粮效益,进行"稻-鳖-虾"共生种养模式的研究,探索生态水稻、中华鳖和小龙虾共生的综合种养技术,包括种养田块的培育、水稻共生技术关键、鳖与虾共生养殖模式,进行了综合探究,以期达到水稻种植优质高效、共生鳖虾持续高效的目的,实现每亩产出“千斤粮万元钱”的目标。
福建省玛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特贝钙"牌土壤调理剂田间施用效果,为建立产品使用技术规程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公司产品在土壤改良、高产创建、防灾减灾和节本增效中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我所在进贤县温圳镇进行了土壤调理剂田间试验,通过试验,科学指导土壤改良和花生增产,形成配套技术模式.在江西省红壤旱地,施用土壤调理剂可以使花生产量增加10.3%-30.7%,同时,使土壤pH提高0.18-0
薯类作物主要指马铃薯、甘薯、山药三种生长于地下块根类作物的统称,是一类兼有粮、经、菜、药、饲多用途的作物,不仅具有高产、广适应、高效的特性,还不与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争地、争水.薯类作物也是一类营养全面的作物,符合当前中国居民膳食多元、饮食健康需要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需求.发展薯类作物丰年可增收,歉年可救灾,既可促进农民增收又能保障粮食安全,开展薯类作物创新研究对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
文章从浦东粮食生产指标、种子免费统一供应、种业基地生产种子数量的现状着手,分析了粮食种业有研发团队、但后备力量不足,有种业基地、但土地稳定性差,有订单优势、但设施投入跟不上等三大优势和难处,提出了重视粮食种业安全、制定政策法规、吸引人才来谨防粮食种业安全,建立粮食种业基地、增加基础设施投入、防止自然风险来规范粮食种业基地,适当调整粮食种子单价、提早种子补贴资金到位时间、享受区内各项补贴政策来加大粮
为探讨一种新型的土壤调理剂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的影响及其对土壤酸化的改良效果,本研究通过设置4种土壤调理剂施用量(0、750、1500和2250kg/ha)的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施用量下花生产量、产量构成、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pH、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的花生产量为5470.67-6141.64kg/ha,比不施土壤调理剂增加10.2%-23.8%,同时,施用土壤
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同时也是个化肥用量大省,农作物秸秆剩余大省,做好秸秆还田工作,对于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意义,提出要大力推广新型肥料。结合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推广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推进科学施肥,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推进农企对接,开展大范围的配方肥进村入户,粮食作物扩展到设施农业
气候变化能影响农民的农作物选择,并给因地而异的种植结构带来进一步变化.通过对中国大陆2001至2013年的省级农作物播种面积比率数据进行分析,并采用半相依回归(SUR)系统进行方程组回归,本篇论文探究了气候因素对地区种植结构的影响.相关的经济条件和土地利用强度对农作物面积比率的影响也被审视.结果表明,冬季温度相比生长季节温度更具有对一个地区种植结构进行塑造的作用.种植业更富裕的地区更有可能出现较大
旱粮是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受城乡居民喜爱的农产品.挖掘番薯生产潜力,增加面积、提升品质,做大做强番薯产业对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临安实际,坚持因地制宜、特色为主、品质优先的发展定位,从政策驱动、挖潜扩面、产业延伸、品牌建设四个方面切入,切实推进临安小番薯产业良性发展和转型升级.
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现代农业科技的"芯片",加快种业现代化步伐是现代农业特别是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支撑.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大任务.从浙江的情况看,农业要保持多年来良好的发展势头,高点护盘、高位爬坡的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