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w_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DWI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乳腺MRI检查的女性患者40例行常规MR、扩散加权成像.所有病例均于检查后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观察病变的形态学特征,测量感兴趣区(ROI)的扩散系数(ADC)值、指数扩散系数(EADC)值,计算所有的ADC、EADC平均值和相对扩散系数(rADC)、相对指数扩散系数(rEADC)平均值.采用ROC)确定ADC、EADC、rADC、rEADC的诊断阈值.结果 共48个病灶,恶性病灶30个,良性病灶18个.1.恶性病灶多表现为不规则、分叶、边缘毛刺征、边界不清;良性病灶多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边界较清晰.形态学表现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73.3%、特异性77.8%、准确性75.0%.2.组平均ADC值分别为2.01±0.34、1.56±0.28、1.09±0.24;良、恶性病灶的平均rADC值分别为0.84±0.18、0.51±0.22;良、恶性病灶的平均EADC值分别为0.11±0.08、0.22±0.05;良、恶性病灶的平均rEADC值分别为1.33±0.27、2.05±0.51;ADC的诊断阈值为1.24×10-3mm2/s,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81.8%、准确性为88.7%;EADC的诊断阈值为0.29,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92.9%、准确性为86.0%;rADC的诊断阈值为0.70,敏感性为85.7%、特异性88.9%、准确性为86.9%;rEADC的诊断阈值为1.68,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88.9%、准确性为83.3%.结论1.ADC值、rADC值、EADC值、rEADC值的测量和计算对乳腺病变性质的确定具有重要的作用,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2.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对病变性质的确定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百笑灸联合三维立体干扰波穴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的疼痛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康复诊疗中心86例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3例,均给予超短波、运动疗法与健康教育治疗,对照组给予百笑灸,取穴血海、鹤顶穴、膝阳关、足三里、外膝眼,1次/d,30min/次,治疗组给予三维立体干扰电穴位治疗,穴位选取:血海、鹤顶穴、膝阳关,阴陵泉、犊鼻穴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unctional outcomes and relative factors of distraction arthroplasty with motion in treatment of ankle osteoarthritis(OA).Methods: From June 2010 to June 2014,twenty-seven a
目的 探讨GEMRI梯度场Z轴增益对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的影响.方法 对15例经病理证实的肿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在GEHdx1.5T磁共振行全身弥散成像.每例病例均需行两次扫描(序列1、2),其中序列2相对于序列1仅在Z轴增益上调整-5至5,其余参数与序列1一致.扫描所得图像均进入GE自带后处理软件Functool完成图像拼接.由两名高年资的诊断医生对拼接图像进行盲评:(1)图像连续,拼接良
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中医骨科康复诊疗中心住院治疗的60例脊髓损伤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治疗、康复与护理.对照组出院后进行定期门诊复查;观察组患者采用网络互动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延续护理;对照组患者电话随访实施延续护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相关疾病认知、生活质量(SF-36)、康复锻炼依从性、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利用7.0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T1mapping观察大鼠急性高血压脑水肿的影像学改变,并进行病理对照研究,验证该实验影像模型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通过静脉注射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方法制作急性高血压脑水肿模型的同时进行磁共振扫描.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即急性高血压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20只.急性高血压组中,通过大鼠股动脉插管实时监测血压,持续注射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升高血压达到急性
目的:总结新疆伊犁河谷区域低龄乳腺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低龄乳腺癌的认识.方法:收集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收治的乳腺癌823例,其中81为低龄.随机抽取23例经过手术治疗、病理确诊、免疫组化检测的低龄(≤35岁)乳腺癌患者(A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并随机抽取50例35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B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在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率、ER
使用不同参数对水模进行CT扫描,探讨不同参数与辐射剂量的相关性.方法:螺距:0.526和1.375,管电流分组选择:20、40、60、80、100、140、180、220、250、300mA,分别对水模进行扫描,对所有图像进行测量,记录CT值与CT值标准差(SD),分别记录CT机自动计算出来的单次容积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对水模的CT值和CT值标准差进行方差检
会议
ct
目的 探讨HIV患者继发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感染治疗的CT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艾滋病患者继发卡氏肺囊虫肺炎9例,回顾性分析病程不同时期胸部CT影像表现、治疗的影响。结果9例胸部CT首次检查表现弥漫性磨玻璃样影(GGO)伴局限性增粗纹理6例,弥漫性磨玻璃样影伴弥漫性网状增粗纹理、以及更多融合均匀的肺实变影3例。治疗后,GGO完全吸收3例,大部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02月到2013年0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等。结果:60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合并肺结核21例、卡氏肺囊虫性肺炎15例、合并细菌感染12例、鸟型分支杆菌综合征6例,白色念珠菌病4例,巨细胞病2例。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论: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症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的各种常见并发症,及其急救与护理。方法通过观察介入术中常见并发症的症状给予相关护理。结果导管室护士在介入术中对患者恰当的病情观察,熟练掌握相关仪器的操作,及时抢救护理患者,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起重要作用。结论介入术中并发症不可避免,但是及时抢救,正确护理,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