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量及寡聚透明质酸的应用研究

来源 :2016氨基酸产业技术应用与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kam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低分子量透明质酸(LMW-HA)和寡聚透明质酸(O-HA)的生物活性、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
其他文献
为提高天冬氨酸的转化效率,在发酵罐上对供氧条件及发酵周期进行了优化,并讨论了温度、pH对天冬氨酸酶活性的影响,并采用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及超声波破碎法对大肠杆菌的细胞膜透性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最适温度为45℃,pH为8.5,发酵过程中维持25%的溶氧、发酵周期8h天冬氨酸酶活性最高,发酵4h添加0.2%的吐温-60可以破坏菌体细胞膜的完整性,发酵结束后用0.5%的甲苯处理大肠杆菌发酵液转化液1h最有
本文研究了发酵废水生物处理和回用技术,发酵废水培养微藻(小球藻、螺旋藻、塔胞藻)、光合细菌、斯达油脂酵母产油脂资源化利用和发酵废水制备微生物絮凝剂技术.微生物燃料电池对发酵废水进行有效处理的同时能够回收能源,变废为宝,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对比研究了两种布水系统厌氧反应器处理蛋白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IC厌氧反应器采用漩流式布水系统较普通点式布水系统有以下优点:运行负荷高,系统抗冲击能力强,最高可达到26kgCOD/(m3·d),在受到冲击后,系统恢复速度快,能避免蛋白废水厌氧处理常见的污泥流失问题,且颗粒污泥量增长明显.
合成了5种功能化离子液体([CPL][TBAB],[CPL]BF4,[Bmim]HCO3,[Bmim]OAc和[Bmim]Im),以及含有相同阳离子的杂多酸离子液体[CPL]3PMo12O40和[Bmim]3PMo12O40,构建了以功能化离子液体为溶剂的多酸液相氧化脱硫体系,优选出最佳脱硫剂,并考察了不同吸收温度、气体流量下最优脱硫剂的脱硫性能.结果得到[Bmim]3PMo12O40-[Bmim
苏氨酸生产过程中废母液产生量比较大,传统工艺将苏氨酸废母液提取菌体蛋白后作为饲料出料,经济价值较低本文通过酶解实验得出,苏氨酸菌体蛋白中氨基酸组分比酵母粉高,靶向酶解后可以回用于发酵代替有机氮源使用.
工业色氨酸生产中利用陶瓷膜去除发酵液中菌体蛋白,膜截留的菌体蛋白通过絮凝沉淀、板框过滤、干燥后作为菌体蛋白饲料销售,气浮清液作为废水处理,从而导致废水处理量大、产品附加值低、色氨酸收率低.本文通过中小试实验,最终确定利用卧螺离心机可实现色氨酸陶瓷膜浓液的二次回收,进一步提高色氨酸成品收率.
本文以重金属离子Cu2+、Zn2+、Ni2+、Cr6+为材料,以水晶生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重金属胁迫对生菜的伤害机理及生菜对重金属胁迫的耐性机制.实验主要选取了生菜的株高、叶面积、根长以及地上地下生物量等能够直接反应植物生长发育状况的指标.实验发现重金属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Cu2+对植物株高,叶面积、根长以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从低浓度就开始表现出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越发明
本文研究了谷氨酸棒状杆菌菌体蛋白水解液对L-谷氨酸发酵的影响.分析了菌体蛋白水解液中的氨基酸含量,提出合理的使用比例,使L-谷氨酸发酵发酵产酸达到178.5g/L,糖酸转化率71.9%.
谷氨酸是一种由可再生资源淀粉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得到的产品.目前中国的谷氨酸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谷氨酸属于低值大宗氨基酸,其产量大,附加值低,节能减排压力大.通过对谷氨酸高附加值衍生产品的开发和谷氨酸合成途径的改造来延伸谷氨酸的产业链(如γ-聚谷氨酸、γ-氨基丁酸、α-酮戊二酸、精酮合剂和谷氨酰胺),是提高中国谷氨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法和正交实验法对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生产L-谷氨酰胺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得出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生产L-谷氨酰胺的适宜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6,硫酸铵4,玉米浆0.5,磷酸氢二钾0.2,硫酸镁0.4,为L-谷氨酰胺发酵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