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土保持监测规划的几点思考和认识

来源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12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1986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分析水土保持监测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土保持监测规划的原则、目标和监测站点布局,并对水土保持普查、重点防治区、重点支流、水土保持定位观测、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等水土保持监测,以及水土保持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建设、监测能力建设等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为科学开展深圳市天然气高压输配系统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寻找适用本项目的水土保持技术和方法,设置长2000米,宽20米的试验示范段。通过因地制宜地设置不同类型的生物砖排水沟,喷播适生草本和灌木,实现黄土裸露面有序排水和快速复绿,为该项目全线的生态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宝贵经验。
高山区的植物种子难以收集,无法实施本地植被的人工播种,目前也没有人工撒播外地草种的经验可以借鉴,且撒播外地品种的草种存在物种引进的潜在危险,因此适宜进行草皮剥离,施工结束后直接利用剥离的草皮进行植被恢复,对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更有效。草皮的剥离和回铺利用可实现保护表土及种子资源,快速恢复原地貌植被。本文结合四川省某山地风电场工程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分区、地形地貌、施工时序等设计了三种不同的草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是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专题报告,方案提出的防治措施能否落实,关键在于项目后续设计是否贯彻了水土保持方案及其批复意见。近年来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中经常出现水土保持工程类型、数量、投资及防治目标等均与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出入较大,影响了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及水保验收的顺利通过。
废弃矿山边坡生态防护工程建设,应树立“以生态为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的理念,针对不同工程对象的基本特点,整体考虑,分类治理,灵活采用不同的防护技术,加强设计。同时结合本地水文气候、地质地貌、植被环境等因素,合理配置,采取一切有利措施,尽快恢复其生态平衡,实现人工强制绿化到自然植被的自我繁衍,达成恢复自然生态、保持水土、景观效果的统一。
中国水力资源丰富,大型水电工程较多。由于水电工程所处特定的地形地质条件,高陡边坡的稳定控制成为水电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制约着中国水电资源的开发,是水电工程亟待解决的问题。水土保持设计的内涵就是将水土流失防治、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生态恢复、景观重建与主体工程设计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抽象和归纳形成是水土保持设计思路。本文以黄登水电站导流洞出口边坡生态治理为实例,总结分析边坡工程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关键
本文以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为例,针对在开发建设中产生的弃渣情况,从水土保持角度分析弃渣场选址的合理性,并根据弃渣场所处的地形地质、水文、施工条件、弃渣岩性以及项目区气候特征,采取经济合理的弃渣场防护方案,防止产生新增水土流失,保证堆渣体的安全稳定。
本文通过对西南地区多个大中型已建和在建水电站临河型渣场典型防护措施的调查,对临河型渣场的防护措施体系进行了分析总结,并结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要求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及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有机结合等,从水保措施的安全稳定性、施工适应性、经济性、生态功能和绿化效果统筹的角度,对临河型渣场防护措施的体系布局及适用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可为水电工程临河型渣场及其他类型渣场的防护措施设计提
在电力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植物措施是一项与工程措施、临时措施并重的措施,本文从热电厂水土流失形成的特点出发,指出了目前方案编制中制约植物措施的几个重要因素,分别论述了植物措施配置,包括植物种类的选择、空间配置、栽植及抚育管理等,最后对笔者设计的三个热电厂项目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布置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热电厂植物措施配置的几个关键点,望对未来热电厂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植物措施设计起借鉴作用。
由于三维植物网通常只能防止小于45°的土质短坡的水土流失,不能承受外力作用,故而使用范围有一定局限性。笔者在施工实践中,经不断地总结完善,研究出一套施工方法,使其突破了原有的使用极限,且护坡效果非常理想。本文以辽宁蒲石河电站工程边坡防护施工实践为例,详细论述了三维植物网在常见的各类边坡防护过程中的施工方法。
《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范》是对《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程》的修编制,兼有规程与规范的双重作用,既规定了各级各类规划编制的内容,又规定了规划编制中的技术要求。修订后的规范扩大了适用范围,增加了基本资料、现状评价与需求分析、规划目标、任务和规模等新内容。修订后的规范适用于水土保持各级各类规划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