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超声诊断的实践教学

来源 :全国医学影像(长春)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实践是超声诊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必须强调基础知识与临床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人体器官解剖断面图像与超声图像间的立体思维概念,加强实践动手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飞跃。本文分析了超声诊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并就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进行了简述。
其他文献
宫内节育器(IUD)是育龄妇女常易接受的避孕措施,随着使用IUD人数的增加,IUD与异位妊娠的关系已逐渐引起重视。超声检查能早期直接地发现宫外孕合并宫内节育器,为宫外孕的早期发现提供重要的价值。
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甲亢)的病因包括Graves病(GD)、结节性甲状腺肿(结甲肿)、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高功能甲瘤)等,也可能是许多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疾病在早期或恢复期的表现。作者认为,当甲状腺结节内及周边血流分布为IB级,而腺体余区血流分布正常,血清TSH减低时,可考虑为高功能甲瘤或毒性结甲肿;当甲状腺结节内及周边血流分布为Ⅰ级或Ⅱ级时,而腺体余区血流分布正常或较丰富,血
输卵管妊娠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占异位妊娠的95%,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治疗,可挽救生命。本文收集了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经B超、手术、病理确诊的45例住院病人,分析了输卵管妊娠B超的特征性声像改变。
胚胎发育过程中,无论是男性或女性,胚胎早期都有一对中肾管和一对副中肾管,副中肾管融合不良就会形成双子宫,副中肾管融合后纵隔未退出则容易发生完全纵隔子宫或不全纵隔子宫、双角子宫。纵厢子宫有一部分表现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不孕症及痛经等症状,如果双子宫、纵脆子宫合并妊娠时容易出现流产的症状,超声探测应仔细探测子宫的纵切及横断面,往意子宫的形态是否有改变,是否有2个宫波,子宫的肌层是否有回声改变及宫内是否
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诊断主要是以正常子宫内膜厚度最大值为l0mm,绝经后内膜厚度不超过5mm为标准,并观察宫腔内团块的形态、大小、边界、回声类型及病变处血流情况。经阴道超声探头分辨率高,更接近于检查器官和组织,较少受肠管、粪块干扰,图像清晰,是子宫内膜病变的首选筛查手段。本文采用18例患者资料,探讨了经阴道三维超声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陈旧性宫外孕系宫外妊娠流产或破裂,孕卵死亡,内出血停止,血块机化凝聚于输卵管周围发生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而形成的包块。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盆腔内无明显包膜,边界模糊,形态不规整,内部回声杂乱,强弱不等,分布不均的混合性肿块。该病常因症状不典型,辅助检查缺乏特征性表现而致临床误诊率较高。本文对6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陈旧性宫外孕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声像图表现在陈旧性官外孕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
本文通过超声对乳腺疾病的随访价值评估,指出超声对乳腺肿块诊断的优势已逐步显现,与钼靶、MRI成为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尤其对小病灶、可疑病灶,其敏感性、安全性和可重复性更是其他检查不能企及的,随着这一技术的日益成熟及经过广大同仁们的不懈努力,期望超声在乳腺原位癌和隐匿性乳腺癌诊断领域有所突破。
本研究回顾某院临床诊断为宫外孕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者35例,采用迈瑞DP-99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在膀胱适度充盈下,取常规仰卧位,经耻骨上横行、纵行、斜行不同切面探查盆腔。旨在对其诊断价值做一综述。
本文就随访工作的概念、随访工作的准备、随访时间及随访方式进行了简述,指出随访工作是一项很细致并要持之以恒的工作,要有谦虚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特别对待错误和临床医生的批评和建议要正确对待。全科室人员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把科室当成一个整体。
本院于1998年至2008年对31例巨大肝、肾囊肿腔内置管连续硬化治疗取得良好效果,表明超声引导下囊内置管引流连续硬化治疗巨大囊肿,损伤小,疗程短,疗效好,且费用低,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一项微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