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事送达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保障诉讼流程的顺利运行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公众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立案登记制度的施行,民事送达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涌现出许多问题,如送达主体不明确、具体送达制度不规范等,不仅影响了整个诉讼过程的顺利推进,还造成了大量司法资源的浪费。文章正是基于这样的司法实践背景,采用实证调研的方法,通过分析东北和西部地区两个基层法院的调研数据,剖析送达制度的问题所在。文章从立法和实践的双重角度作为切入点,针对我国民事送达制度体系不健全、具体规定不合理、配套制度缺失等问题,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信息化的时代背景,提出完善民事送达体系、规范具体送达方式、构建新时代的送达配套制度等基本构想,以期对我国司法改革的完善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