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制度和国家的反贫困战略——一项关于转型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quan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三个世界”格局的背景中,本研究以中国为例展示了三个贫困范式存在的制度特点及其内在逻辑。它沿着福利体制类型学的发展方向,把研究范围扩展到福利资本主义世界以外。它认为制度和社会分层对国家的反贫困战略的形成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社会再分配体制在某一特定的社会是否能建立、强化和扩展都要取决于该社会的制度特性。尽管这一研究并非将中国作为三个贫困范式中任何一者的代表,但其所阐明的贫困范式可以解释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反贫困战略选择上习惯采取渐进主义的方针,而在发达国家却注重收入再分配和社会排斥问题。这样,这一研究显示了在各种贫困政体中造成贫困的原因以及对策都不尽相同,因而三个范式模型能为我们研究贫困体制提供有效的分析框架。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上海市养老保险基金年度支出额为例,在合理建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并应用实际数据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检验,获得了精度高且经济解释力强的预测结果。
目前我国各类社保基金的总体收益平均状况不容乐观。利用先进的风险控制技术和金融数学模型可有效的规避投资风险。本文对基于CDaR理论的社保基金投资风险管理模型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现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始建至今,为转型时期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遇到了很多突出的问题。本文对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下的隐性债务,进行了定量分析和研究。
本文对俄罗斯医疗保障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俄罗斯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俄罗斯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现状、俄罗斯医疗保障的管理体制、俄罗斯医疗保障改革的实施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阐述。
本文对瑞典的社会福利体系进行了分析。文章围绕瑞典福利体系产生的社会背景、政府在社会福利制度中的责任、广泛的社会福利体系、税收支持下的福利制度等进行了阐述。
本文对上海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上海近年来社会保障发展情况、上海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一五”期间上海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设想等进行了阐述。
笔者在发展林业、畜牧业问题上谈到的一些观点,正是学习耀邦同志关于种草种树、发展牧业、反弹琵琶思想的结论,在耀邦同志提出这一思想20周年之际,本文回顾这段历史,重温其思想实质,目的是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地保护生态与环境,进一步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再造秀美山川”的伟大目标。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城镇化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并指出城镇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结构发生了变化。
西双版纳是中国云南最负盛名的旅游地之一。生活居位在这片区域的主要族群傣泐人及其以市场为本位的傣泐文化结构,成为这里旅游业的根基。傣泐人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统信仰也是这种文化结构的一部分。因此,应该对西双版纳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对当地佛教信仰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做一些分析讨论。当这些影响不断使佛教信仰所依赖的杜会结构发生改变的时候,该区域的旅游产品销售也为这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与宗教相关的傣泐文化识别的升级留
西双版纳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地区,但这些年的事实征明,这个旅游胜地已经迫切地需要二度创业。一种可以名之为“生活在别处”的旅游新观念正在兴起,西双版纳能否在新观念旅游成为气候之前,得风气之先,适应甚至继续引领旅游新潮流,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对待、利用贝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