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地水热条件及地上生物量变化研究

来源 :2012年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暨西南区域气象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ao07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植被作为反映地表状况的重要表征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因此植被和气候的关系也一直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青藏高原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导致该地区植被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导致地表覆盖对气候变化比较敏感,因此准确分析气候变化和植被变化的关系是研究气候变化影响的重点内容之一.
其他文献
近年来贵州的干旱表现出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特点,2009年7月贵州省部分地区发生夏旱以来,全省出现了夏秋连旱叠加冬旱的重大干旱灾害,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0亿元以上.
本文利用2000~2010年电线结冰资料分析了近10年贵阳市的电线积冰特征.据统计,贵阳8个观测站点中只有贵阳站的电线积冰资料较全,同时根据资料显示,贵阳站开始观测积冰的时间是从2000年开始的,所以本文只选取2000-2010年近10年数据进行统计研究.
气象资料是典型的具有强烈时间和空间属性的地球科学资料.气象资料是我国历史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最系统的地球信息资源之一;随着我国气象事业迅猛发展,气象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产生了海量的气象数据,而且新的观探测资料每年还在大幅度地增加.
自驾天气服务系统是一款集Magento,Glassfish JMS,支付宝,GMAP,OpenCMS为一体的系统,用于给有特殊需要的用户提供详细的气象服务.Magento是一款电子商务系统,主要用来展示自驾天气服务产品,是自驾天气服务系统的门户网站.
针对青藏高原强对流天气短时预报难题,利用常规探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在分析资料,对2000-2009年夏季(6~8)发生的雷暴背景场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随后根据高原雷暴发生的环境特征,重新定义了杰弗逊指数、K指数、抬升指数、最大深对流指数、沙瓦特指数、对流有效位能,在高原不同地区进行检验,通过历史样本预报综合评分对比,利用08:00探空资料计算各个指数作预报时,重新定义的指数对于青藏高原地区
潜在蒸散是农业气象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指标,贵州省属于西南喀斯特区域的中心,虽然降水量充沛,但干旱基本上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除了地表渗漏之外,潜在蒸散也是水分散失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研究该区域潜在蒸散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究竟如何,是值得关注的科学课题.另一方面,潜在蒸散的经典算法是彭曼-蒙蒂斯(Penman-Monteith)公式,需要用多个气象参数,由于计算潜在蒸散非常繁琐,在实际业务应用中,这
本文采用重庆34个国家气象站1961-2009年的冰雹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和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均来自2009版的《重庆统计年鉴》,主要选用以县(区)为单元的行政区土地面积、年末总人口、耕地面积、国民生产总值(GDP)等数据.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包括重庆1:5万GIS数据中的DEM和水系数据、植被数据等.借助GIS平台对重庆市冰雹灾害进行了风险区划,选取冰雹灾害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
随着信息技术和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气象观测资料的种类和容量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因而数据备份在存储气象观测资料过程中的作用变得更加的重要,特别是在数值预报技术领域中,基本的气象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结果数据是否有效存储和备份,直接关系到数值预报模型的准确顺利的运行.
随着网络信息以及GIS技术的发展,WebGIS得到了深入而广泛的应用.借助互联网技术,信息的共享和发布越来越容易和广泛,WebGIS在具备了大部分桌面GIS功能的同时也让GIS信息的共享发布更加便利.
凉山地区是西部四川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主要表现为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尤其是以强降水为主要诱因的泥石流灾害破坏巨大,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预报预警是防灾减灾中最重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项工作通过2006-2011年的泥石流灾害案例、强降水观测数据以及对应的雷达回波信息,研究了凉山地区泥石流灾害发生及降雨的时空分布规律,相应的雷达回波特征和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信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