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首乌肝损害论符合中药安全用药需求的毒性评控方法(摘要)

来源 :2014第七次临床中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p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中草药毒副作用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一些传统不认为有毒的中药如何首乌等的肝损害较多,一度引起民众、媒体、政府和学界激烈争论,严重影响着中医药声誉和信任度,已成为制约中药临床疗效发挥、安全用药和学科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亟待从中药安全用药需求出发寻找破局之道。方法:本文以何首乌为例,从其肝损害研究现状和问题分析切入,探讨何首乌肝损害的历史原因、客观真实性以及影响要素,反思中药毒性评价及合理制用研究的误区和问题,以期为提炼和构建符合中药安全用药需求的毒性客观评价及现代合理制用方法提供参考和启示。结果:综观中药毒性研究和风险评控现状,有三个较为典型的误区和问题:首先,目前药源性疾病诊断普遍存在"非西即中"定式思维,由于缺少客观证据佐证,使得中药时常蒙受"不白之冤"。而现代研究对中药毒副作用证据积累严重滞后,反过来又无法为自己"洗脱冤屈"。其次,"未标毒即无毒"的错误理念普遍存在,民众为了滋补、保健、养生随意应用中药,一些传统不认为有毒性的补益中药如何首乌、淫羊藿、补骨脂等的毒副反应发生量快速增长,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同时,由于传统毒性理论对中药毒副作用的认识不足,"大毒""有毒""小毒""无毒"划分粗略,量-毒、时-毒、证-毒关系不明,难以满足指导临床安全用药的实际需求。第三,当前中药毒性研究"传承不够、发扬不足"。古人总结形成的减毒、避毒的合理制用方法没有很好地被继承,如炮制减毒、配伍减毒、辨证用药减/避毒(十八反、十九畏、有故无殒)等;而一些先进的毒理学研究理念(转化毒理学、计算毒理学、替代毒理学)和先进检测技术在中药毒性研究中应用不足,对炮制减毒、配伍减毒、辨证用药减/避毒等中药毒性特色理论的现代生物学机制阐释不清楚,极大地限制了中药毒性风险评控和合理用药。结论:由于中药与化学药在毒性研究需求方面有着本质区别,套用化学药的毒性评价研究模式难以满足中药毒性评价及合理制用的需求。突破当前中药毒性研究困局,发展和形成一套符合中药安全用药需求特点(以炮制减毒、配伍减毒、辨证用药减/避毒为核心,以早期毒性预测和累积毒性预警为重点)的现代中药毒性评价及合理制用方法体系,是提高中药临床安全应用水平的必要举措。
其他文献
<正>项目概况作为安徽省全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路线按平原微丘区全封闭、全立交的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为120公里/小时,路基宽28米,全封闭双向四车道。项
目的:左卡尼汀(L-carnitine,LC)又称左旋肉碱,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类维生素营养素,在动物性食品中含量丰富。临床研究发现,肝病病人体内LC缺乏,外源性补充LC对多种肝病具有辅助治
[研究目的]广大公众所接受的各种天然与人工电离辐射照射,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人类活动需要而不断增加。诸如突发的重大核泄漏事故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放射性污染,更会
研究背景:一系列研究结论,包括人类精子数量下降,寻求辅助医疗的人数增加,生殖道畸形率逐年上升,均提示人类自然受孕力在最近几十年来可能呈下降趋势。但近期一些基于人群的流
本文综述现当代建筑展览的发展历程,分析展览对推动建筑文化发展的巨大作用,并指出当代中国建筑展览的现状与问题。
背景铁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以往研究认为,人体铁营养状况主要与环境和膳食因素有关。然而随着对与铁代谢相关基因认识的不断深入,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人
提供了一种通过RJP工法封底加固替代抽降承压水的新思路及工艺方法。该方法通过RJP满堂加固与工程桩紧密咬合形成整体以解决承压水抗突涌稳定问题,可以减少止水帷幕的插入深
杀虫剂的连续、大量使用导致了虫媒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进而加剧了虫媒病传播的恶化趋势。鉴定新的抗药性基因、阐明抗药性机制是有效治理虫媒抗药性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本研究
采用NCEP/NCAR 1°×1°最后分析资料(final analysis,FNL)计算"圣帕"台风螺旋度,探讨各垂直层上水平螺旋度与强降水时间演变的关系、水平螺旋度与强降水落区的关系以及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