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方案的比较

来源 :第六届中国微创脊柱外科学术会议暨第一届中美微创脊柱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c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与开放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其中椎间盘镜组(MED组)和开放椎板开窗组(OLD组)各40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手术疗效、术后疼痛指数、手术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术后疗效的优良率及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D组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及术后疼痛指数优于OLD组(P<0.05).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探讨Sextant系统下经皮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Quadrant系统下经后路单侧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技术(TLIF)治疗成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手术经验,比较本方法与传统开放TLIF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2月4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分别采用Sextant系统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Quadrant系统下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手术(21例,微创组)和
目的:探讨借助Quadrant系统微创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共收治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33例,年龄32~68岁,平均47岁;男性20例,女性13例;L4、5滑脱21例、Ls滑脱12例.根据Meyerding分级,其中Ⅰ度滑脱5例,Ⅱ度滑脱23例,Ⅲ度滑脱5例.均采用后路两侧旁中央肌间隙人路,在Quadrant可扩张管道系统下行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采用腰椎JOA (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BMI)对微创减压经椎间L腰椎间融合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的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3月57例微创通道下行减压经椎间L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患者BMI不同分为3组,A组:正常体重组(BMI<25kg/m),男14例,女17例;B组:超重组(25
椎间盘组织工程——细胞替代治疗,可望成为治愈椎间盘退变的新途径.仿生纤维环的有效构建是椎间盘组织工程成功的保障.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能够自我复制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他们不断地自我更新,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成为一种或多种构成机体组织或器官的细胞.目前,间充质干细胞已成为细胞替代治疗的首要种子细胞.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用于组织工程纤维环的研究已成为细胞替代治疗的热点.
目的:C6及C7神经根受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最为常见,而桡侧腕屈肌H反射是评估C6或/和C7神经根损伤较为常用电生理方法.但既往的研究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异常桡侧腕屈肌H反射主要是C6或/和C7神经根损伤所致这一点尚无法达成共识,而这一点对于明确神经根型颈椎病具体责任节段十分重要. 故本次研究试图明确异常桡侧腕屈肌H反射主要归因于C6或/和C7神经根损伤.
目的:探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行胸腰椎骨折后路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78例无需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32例(观察组)、后正中传统入路4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Cobb角矫正率、椎体高度矫正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术后Cobb角矫正率、椎体高度矫正率比较,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手术(MED)与后路小切口开窗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术后1天及术后1周的肌酸激酶水平,术后1个月及术后1年的间歇性跛行情况、疼痛强度(VAS)及下腰痛相关性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定.结果:除术后1年间歇性跛行、VAS及ODI比较无明显差异外,各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D
目的:分析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转传统开窗椎板部分切除髓核摘除术的原因,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应用MED技术治疗300例(342个间隙)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9例中转开窗椎板部分切除髓核摘除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300例患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疗效评定:优148例,良130例,中18例,差4例,优良率为92.7%.中转开窗椎板部分切除髓核摘除术9例:3例
目的:观察手术显微镜下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的技术要点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 6例脊髓型颈椎病显微镜下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45-64岁,平均48.6岁.结果:手术时间平均92min,出血量平均112ml.术前JOA评分为7.8分,随访6-27月,年后JOA评分为13.8分,平均改善率为79.8%.
目的:对比研究微创前路腰椎融合术(mini-open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与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i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术后的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