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的系统评价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ang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VSD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2012~2015.5)、万方数据库(2008~2015.5)和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2008~2015.5)、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同时辅以其他检索,以"慢性骨髓炎、VSD负压吸引、随机对照"为检索词,查找VSD负压封闭吸引与传统持续灌注冲洗法比较治疗慢性骨髓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在超声检查中泌尿系结石的声像图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多数患者因"腰部疼痛、潜血或其他不适"就诊,患者一般取仰卧位,必要时可采用侧卧位或俯卧位。检查前,患者需适量充盈膀胱,用超声探头对肾、输尿管及膀胱进行多切面、多方位扫查,为与其他疾病鉴别,必要时扫查周围脏器。
目的:X线平片、CT在诊断儿童颈椎椎间盘钙化症伴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方法:初步选定X线平片(颈椎正侧位、张口位)、CT平扫(3D、MPR重建)进行检查.结果: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寰枢关节不等宽,左侧间隙变窄右侧间隙变宽,颈第3/4椎间隙可见团块状密度增高影,椎间孔内团块、点状影高致密影,呈不规则改变、密度不均匀,并向后突出硬膜囊受压,CT值约为130HU.
目的:观察中药四黄液外涂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的疗效。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共手术膝关节置换30例,均采用中药四黄液外涂手术侧大腿,小腿。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可扩张通道下钥匙孔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k·radie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我院采用颈后路可扩张通道下钥匙孔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例,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32~58岁,平均42.3岁;C4-52例,C5-64例,C6-72例;对治疗前和术后3天、
[目的]探讨严重膝关节骨性强直的患者在我院住院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技巧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14年3月,共收治18例膝关节骨性强直患者,其中男5例,女13例;年龄55~74岁,平均66.4岁;均住院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手术均由我院同一位主刀医师完成手术,术者在术中根据骨性标志、下肢轴线、手术经验先确定关节间隙假想线,再与下肢轴线垂直水平截骨,后行常规膝关节置换术,
[目的]观察自制弯角椎体成形穿刺装置在体外骨质疏松椎体成形术中的手术效果,通过体外椎体成形术实验,探讨经过单侧椎弓根穿刺完成双侧椎体强化,快速恢复椎体生物力学强度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目的探讨一种基于三维打印技术制备个体化枕骨髁螺钉导航模板的可行性,并对该方法辅助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具成人尸体的枕颈部标本,将其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对枕骨至枢椎水平行选择性三维重建,观察并测量枕骨髁相关解剖结构以确定置钉参数。
目的分析高能量损伤所导致的腰盆分离手术治疗的疗效及与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选择治疗腰盆分离方式及预测治疗疗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l2年2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21例腰盆分离患者骨折患者,采集患者相关资料,包括性别、损伤原因、有无腰骶神经损伤、Roy-Camille分型、有无小关节损伤、有无腰骶部脱套伤、骨折后凸角、接受手术时间及减压方式等,对所有患者行后路切开复位腰髂
目的 探讨再生基因(RegⅢβ)与辣椒素受体(TRPV1)信号轴在坐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90只SD雄性大鼠(180g-220g)随机分为对照组A与实验组B、实验组C,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CCI).B组在术后每天用TRPV1特异性拮抗剂SB705498(3mg/kg)灌胃给药.
目的:研究80岁以上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对2012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手术治疗的70例80岁以上高龄骨质疏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系统分析高龄患者的术前与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