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源巴克斯顿纤毛虫(Buxtonella sp.)的分离与鉴定

来源 :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全国寄生虫学青年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love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长类动物能感染结肠小袋纤毛虫和巴克斯顿纤毛虫等肠道寄生虫,由于灵长类动物与人进化关系最近,寄生于体内的寄生虫对人类也具有潜在的感染风险。
其他文献
Objective Cell surface proteins of apicomplexan parasites are critical to the parasite in invading the host cells and stim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s.
Objectives: Cyclospora cayetanensis is an important foodborne pathogen,causing numerous cyclosporiasis outbreaks in North America since the mid-1990s.
环形泰勒虫病是一种由环形泰勒虫引起的蜱传性血液原虫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高热、贫血等。其裂殖体阶段虫体能够感染宿主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细胞及B 淋巴细胞,直接影响宿主动物的免疫功能。
牛热带泰勒虫病是由环形泰勒虫引起的以体表淋巴结肿胀、贫血、稽留热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蜱传血液原虫病,该病发病率高,病死率大,严重威胁了世界养牛业的发展。尤其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给畜牧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微卫星DNA 广泛分布在核基因组中,且多态性丰富,能够很好的反映出种群的遗传特性。
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属(Babesia)的寄生虫侵入宿主红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蜱传性的血液原虫病。该病广泛分布于全球温带、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给世界养羊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顶复器门原虫是一群专性胞内寄生性原虫,目前研究认为,该类原虫入侵宿主细胞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虫体顶端与宿主细胞膜之间相互接触后的“滑行”运动;第二个阶段是运动接环的形成,即虫体顶端与宿主细胞形成的紧密接触点然后迅速变成一个环;第三个阶段是带虫空泡的形成。
为了筛选柔嫩艾美耳球虫钙依赖蛋白激酶 3(EtCDPK3)相互作用的蛋白,本实验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构建了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酵母cDNA 文库,同时构建了用于酵母双杂交筛选的诱饵重组质粒pGBKT7-EtCDPK3.
为了对本实验室诱导保存的柔嫩艾美耳球虫马杜拉霉素耐药株和地克珠利耐药株进行耐药程度评估及其差异基因筛选。采用鸡体试验法,以抗球虫指数(ACI)、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POAA)、病变记分减少率(RLS)和相对卵囊产量(ROP)4 项指标,评价2 个耐药株对地克珠利、葵氧喹酯、马杜拉霉素的耐药程度,并通过RNA-Seq 在转录水平分析2 个耐药株与敏感株的差异。
Background: Lyme disease is caused by Borrelia burgdorferi.Various animals and wildlife are natural reservoirs of the disease.
Objectives Kalicephalus is a genus of strongylid nematodes infecting snakes and causing serious diseases and even death when it is complicated with the secondary bacterial inf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