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北部地区鸟类区系及类群多样性研究

来源 :中国动物学会成立65周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w962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3~1996年,对河北省北部地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230种,隶属于16目46科,古北种173种(75.2℅),广布种48种(20.9℅),东洋种9种(3.9℅);夏候鸟98种(42.6℅), 旅鸟60种(26.1℅),冬候鸟17种(7.4℅),留鸟55种(23.9℅)。鸟类组成具有明显的北界特征及季节性变,人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7种,占河北省重点保护鸟类种数的46.8℅。从类群(科种)多样性分析,以中大型鸟类为主的非雀形目鸟类对该地区鸟类多样性贡献最大。围场具有最高的鸟种组成和最大的类群(科种)多样性。研究表明,他一定时空条件下,地域景观的复杂性是决定鸟种数量的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该文报道了春秋迁徙期渤海湾行形目鸟类的生境、种类和密度,对各样区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地行了计算和分析。
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次生阔叶林中,对7种鸟的6个取食行为作了季节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6个取食行为中,大多数鸟类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7种鸟中取食行为的季节变化表明,3种山雀和
该文报告金门36种繁殖鸟类(海鸟和岸鸟除外之留鸟和夏候鸟)的种、属结构和种的分化,并与台湾低原相对性鸟类作比较。结果发现金门地区繁殖鸟类与台湾区鸟类稍有不同:其中有18种(50℅)与台
1997年4月至1998年6月对湖南江口鸟洲分布的池鹭繁殖生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现池鹭繁殖巢近800个,密度为350~400对/hm,95℅的池鹭营巢于楠竹和淡竹枝上,98℅的个体在鸟洲附近的农
1994年至1997年3~4月和9~10月,研究人员在山西省繁峙县下茹越水库对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的季节迁徙、种群密度、成幼鸟比例、栖息地类型、食物组成、迁徙时的保护措施等
1983 ̄1993年在北京地区共记录到256种鸟类,隶属于17目50科。其中繁殖鸟类132种。对不同景观类型鸟类群落的物种组成、种类数目、相对数量等级、空间分布类型、居留型以及季节变化等进行了初步分析
会议
早熟高产水稻“郑稻4号”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经过系谱选育的郑稻4号,生育期适中,产量、米质及田间抗性均表现突出。早熟:郑稻4号全生育期在135-138天,比新稻68-11早熟7天,在沿黄地区推广种植,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