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民族地区图书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步伐

来源 :第十一次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amiy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新时期的奋斗目标,本文分析了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提出要充分认识建设乡村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性,加大对民族地区乡镇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力度,把实施“共享工程”与发展乡村图书馆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龙头作用。
其他文献
信息资源共享已成为21世纪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大主题.本文提出了延边地区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可选择的"主馆—分馆"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包括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的机构,保障资金、解决设备问题,建立统一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培养人才,加速建设数据库等。
新世纪的科学发展观给图书馆指明了发展方向,给图书馆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时代赋予的发展观念,给图书馆注入了新的生机.广大城市和农村群众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渴求不断增长,同公共图书馆的联系在不断加强.作为县级民族地区图书馆应适应公众的要求,扩大服务范围,传递知识信息,开展社会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县级公共图书馆是文化的窗口和前沿阵地,无论在思想道德教育还是普及地区科学文化方面都具
本文从丰富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民族文献管理软件的开发利用,展览、讲座、培训的举办,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文献的解放、开发、利用等方面论述了网络环境下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建设.
本文阐述了民族地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发展的现状和民族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途径:大力宣传共享工程,建立共享机制,建立共享工程资源民族语言译制中心,文献收集应延伸到境内外,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
民族专业图书馆要加快发展,适应多元化社会下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必须加强管理.实现管理观念、管理服务、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创新,不断提升图书馆整体工作水平,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文化、多方位的服务体系,真正体现"公共图书馆是社会当然的文化中心"这一先进的办馆理论.
民族地区图书馆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在信息、网络时代要迎头赶上,只有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区图书馆改变发展方式的四条要求,提出了通过转变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转变管理手段、转变服务方式等思路和措施,借以推进民族地区图书馆更好更快发展.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2002年4月由文化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络.本文就云南省及大理白族自治州图书馆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成效与措施作简述.提出要成立领导机构,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经费安排计划,抓好龙头,为共享工程建设提供平台。
民族地区图书馆未来发展必须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图书馆管理功能的提升,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提高图书馆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推进民族地区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阐述了民族地区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和谐社会、民族文化、社区文化与社区图书馆之间的关系,民族地区社区图书馆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民族地区社区图书馆建设的思路,要改变思维,提高认识,多方筹集资金,与公共图书馆联合建立社区分馆,创新管理模式,提高队伍素质。
在电子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下,地方图书馆只有最大限度地凸显自己的个性化特色,构建个性化信息平台,形成自己的优势,从而实现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