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中医治疗研究概况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代谢病学术大会暨糖尿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bru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继发于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糖尿病性心脏病( Diabetic Candiopathy,DC)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心脏并发症之一,也是近年提出的新概念,它是指糖尿病并发或伴发的心脏病,包括糖尿病性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变及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其中尤其以冠心病为多,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与糖尿病病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生率和高病死率密切相关。而中医治疗本病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凭借其良好的疗效,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现将糖尿病性心脏病中医治疗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其他文献
@@本研究发现,积雪草水提取液具有明显降低血糖水平,减轻体重,降低血脂及IRI水平的作用,其中积雪草高剂量组的作用优于积雪草中剂量组,其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与二甲双胍疗效相当,其降低血脂、IRI水平的作用优于二甲双胍。表明积雪草具有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及IR的作用,积雪草可能通过降低血脂水平,减轻体重,改善IR,从而降低血糖,其相关机制及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方面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DCM是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一种特异性病变,以心肌细胞大量减少、细胞肥大,晚期间质和血管周围纤维化为特征,表现为心肌顺应性降低和舒张期充盈受损为主的心室功能异常。胶原蛋白是心肌间质的主要成分,目前研究表明心肌细胞间质纤维沉积及纤维化可能是引起心肌舒张功能受损及DCM的一种重要因素。心肌纤维化表现为ECM合成与降解之间失衡,间质中胶原沉积增多,各型胶原比例失调(I、Ⅲ型胶原比率增加)、排列紊乱。TG
@@经初步临床观察证实,甲荣康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甲减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而且具有较好的提高甲减患者的基础代谢率、升高空腹血清13,T4,FT3,FT4,降低TSH,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免疫的作用,同时还具有改善皮质醇等其他内分泌激素紊乱的作用,而且甲荣康对性腺相关激素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甲荣康对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甲状腺滤泡细胞Fas的过度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此作用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强,
@@笔者自2006年1月-2009年5月观察导师采用疏肝理气法治疗甲亢3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结合受试药物的作用特点、拟定适应证制备合适的动物模型,选择合理的观察指标,充分探讨、论证其有效性,为临床研究提供有效性依据,是临床前药效学试验的最终目的。本研究表明络必通对大鼠糖尿病及其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提高外周神经Na+/K+-ATP酶活性,改善微循环有关。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以动脉粥样硬化(AS)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大血管病变是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限。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主要累及心脏、脑和外周血管。本实验从动脉硬化的发病机制出发,通过较长期的“糖毒性”、“脂毒性”所建模型与人类DM与AS发病特点相似,表现为高血糖、高血脂,出现主动脉及动脉内膜的损害,建立2型糖尿病并糖尿
@@胰岛素抵抗是肥胖的共同特征,使易感个体易于罹患各种病变,包括高血压、血脂紊乱、心血管疾病以及2型糖尿病。Hotamisligil等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就像一根红线把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环节串了起来,为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带来全新的思路。内质网应激既是生理状态下细胞抵抗应激的重要机制,又是病理状态下应激损伤细胞的重要机制。持续的内质网应激发生在胰岛素作用的靶组织可引起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肝损伤是指继发于糖尿病的以肝功能损害为特点的一种常见慢性并发症,可表现为肝脏组织学和功能变化的病变。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急剧增高,糖尿病肝损伤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中医药治疗此病有其独特优势,寻找一种天然、低毒、广谱、多靶点的中药复方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糖尿病肝损伤的病机特点是“脾气亏虚、肝失调达、瘀毒互结”,提出“健脾益气治其本、调肝解毒活血治其标”
@@清代名医叶天士融汇古今、参悟岐黄,是温病学派创始人之一,他对消渴病辨治独有见地。《临证指南医案》的“三消一症,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更成为后世治疗消渴病“名人名句”。学习叶天士治疗三消之法,对于临床治疗大有裨益。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是引起肾衰竭的主要原因。历代文献没有与糖尿病肾病相对应的专门病名,而是散布在“肾消”、“下消”、“水肿”、“尿浊”、“关格”等。南征教授根据其继发于消渴病,提出“消渴肾病”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