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生长分枝杆菌对于新型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6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ong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越来越多的快速生长分枝杆菌对于常规抗结核药物耐药,并且可以引起种类繁多的疾病.本研究主要聚焦在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的标准菌株对于新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实验方面.方法 在体外,应用阳离子调节的MH微量肉汤稀释法,针对40种快速生长分枝杆菌进行10种新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实验.结果 结果显示氯法齐明(39/40)具有最好的抗菌活性.司帕沙星(37/40)和头孢美唑(36/40)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罗红霉素(33/40)、阿奇霉素(31/40)和利福喷丁(29/40)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利福布丁(16/40)对于实验菌株具有中等程度的抗菌活性.氨苯砜(4/40)和帕司烟肼(9/40)具有很低的抗菌活性.氨硫脲(1/40)的抗菌活性最低.在40株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的标准株当中,Mycobacterium aurum,Mycobacterium duvalii和Mycobacterium parafortuitum对于测试药物的敏感性最高,可达80%的敏感性.Mycobacterium massiliense,Mycobacterium boenickei和Mycobacterium porcinum的药物敏感性最低,只有30%的敏感性.其它物种有40-70%的敏感性.结论 通过对40株快速生长分枝杆菌标准株的药物敏感性测试,可以为临床医生选择和优化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帮助和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法)对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效果的临床验证与应用,评估该方法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本院疑似结核病患者的痰标本503份,分别采用直接涂片法、固体培养法、液体培养法及LAMP法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结果:Lamp法对涂阳患者检出率为91.94%,对涂阴患者的检出率为29.63%,总检出率达到53.62%,高于涂片及培养法(分别为38.51%,48.4
会议
目的 针对来自结核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BC)不同谱系的12株菌株(包括牛分枝杆菌、卡介苗、田鼠分枝杆菌、非洲分枝杆菌、6株临床结核分枝杆菌,以及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H37Ra各1株),在全基因组的水平上揭示MTBC DNA精准甲基化修饰图谱,深入解析MTBC菌株间的表观遗传修饰差异及其产生机制,为研究结核病病原菌的表观表型特征
目的:结核病仍然是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目前预防结核病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开发能够克服卡介苗保护时效不足等缺点的新疫苗。结核分枝杆菌抗原Rv3841在结核病患者中诱导较强的免疫应答,在评估其用于疫苗开发的应用前,我们首先分析了Rv3841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方法:采用小鼠皮下气囊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和ELISA方法,检测气囊内结核抗原招募炎性细胞的能力和诱导促炎因
目的:探讨了结核蛋白——富含脯氨酸-谷氨酸和脯氨酸-脯氨酸-谷氨酸重复基序的蛋白复合物(PE25/PPE41复合物)刺激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激发的细胞免疫反应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募集结核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各25例,以其外周全血与结核蛋白PE25/PPE41复合物或PPD共培养48小时后,以ELISA方法检测T淋巴细胞相关的主要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结核蛋白PE25/PPE41复合物刺激肺结核患者
结核分枝杆菌可入侵宿主巨噬细胞,调控机体免疫应答,从而逃避宿主免疫监视和药物攻击.G蛋白耦联受体(GPCRs)广泛地参与细胞的各类生理和病理活动的调控,但其在结核分枝杆菌入侵宿主细胞中的功能尚不明确.本室前期研究发现在BCG感染的巨噬细胞中,一种GPCR家族的孤儿受体——GPR 160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本研究发现,从GPR160突变鼠分离的腹腔巨噬细胞进行BCG感染实验,与对照细胞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分子遗传学方法已经应用于各种流行病学的研究包括疾病接触传播的调查,本研究试图采用这一方法鉴定结核病的家庭内传播.研究方法:分别来自3个家庭的6个结核病患者的6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在上海市肺科医院的临床实验室分离鉴定,并被送至上海市结核(肺)重点实验室进一步的鉴定和基因分型.本次研究应用结核分枝杆菌微卫星散布重复单位(MIRU)进行基因分型.结果: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前2个家庭的4株菌
目的:探讨我院GCP药房的管理体会。方法:分析GCP药房的利与弊,并介绍GCP药房试验用药品的接收、储存、发放、回收和销毁的管理。结果:GCP药房的集中管理模式使试验用药品的管理更加规范。结论:药师在GCP药房的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更好地促进药物临床试验顺利开展,保护受试者的安全和权益。
我院自2014年取得国家药监局审核通过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资质后,到目前为止已作为多中心之一承担了多项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在已完成及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试验中,我院的研究团队在多中心各单位中表现优异,试验进度,试验质量,差错率等各项指标均名列前茅,受到申办方,CRO单位的一致称赞,在此,将我们在临床试验研究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1重视每一项临床试验的前期准备.2严格按照SOP进行临床试验研究.3
会议
目的 采用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TB/RIF)对儿童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性进行检测,评价其在儿童结核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科住院109例临床疑似结核病患儿标本,其中疑似肺结核患儿65例(标本来源胃液46例、痰液19例),疑似肺外结核44例(标本来源穿刺液10例、脓液4例、脑脊液14例、浆
目的 评价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SAT)技术在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结核内科住院的1036例临床诊断为继发性肺结核患者的痰液,同时采用三种方法:痰抗酸杆菌显微镜检查、分枝杆菌液体培养及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SAT)技术进行检测,采用x2检验比较痰涂片、液体培养与SAT法的阳性检出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