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图书馆和谐阅读环境的构建

来源 :中国图书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FA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紧贴“构建和谐社会”总目标,提出公共图书馆构建和谐阅读环境的新课题。分析把公共图书馆建成和谐阅读环境的紧迫性与可行性,构想公共图书馆和谐阅读环境的构建目标,即:充满友爱与尊重、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浓厚读书治学气氛与学术研讨氛围、充满人文关怀的和谐阅读环境,进而论述构建和谐阅读环境的共同理念与原则,提出图书馆多层面开展构建和谐阅读环境的工作思路。
其他文献
精神文化是图书馆组织文化中的主文化和灵魂,在精神文化的创建中,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创建过程中的核心问题,而价值观的形成与图书馆的一把手所具有的素质和角色密切相关。本文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重点论述了一把手的基本修养和在图书馆团队中的作用。
组织文化有主文化和亚文化之分。图书馆绩效管理是一种方法,部门文化建设是一种方向。中层带领部门成员积极创建一种基于绩效的人性化管理的部门文化,在知识分享、学习与创新、服务的图书馆组织中更加团结、产生创造力,创造高绩效。文章主要从组织文化有主文化和亚文化之分,探讨图书馆基于绩效的亚文化建设,包括图书馆部门文化的内容分析、打造高绩效的图书馆团队、部门主管的新领导观。
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原理,它认为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都是缘于人们的片面思考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动,因此要真正实践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实现理性、开放、和谐的图书馆,应积极引入系统思考的方法,开展创建图书馆学习型组织活动,并运用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即,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等五项特定的工具与技术,在实践中,通过持续而深刻的个人和团体学习、交流和沟通以达
以读者为本,就是从读者的生存需求出发,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公平性服务,使读者通过利用图书馆资源得到提升与发展个人的能力和事业的切身利益。倡导、追求客观公正,互信互惠;协调合作,双赢共进;推进建设,惠及读者;发展共性,包容个性。最终目标是,建立图书馆读者工作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必须推进读者工作重心,改革读者工作,坚持实践以读者为本的理念。评价实践效果的标准是读者
以读者为本,即从读者的合理有效需要出发,将在不断满足读者多元化、深层次需求的基础上,形成图书馆组织机构与广大社会读者公众间的相互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的持久、良好的关系,从而加快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步伐,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过程,就是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的过程,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学术理论成果不断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向公关化、人性化方
信息服务“用户中心”模式是指信息服务工作一切从信息用户出发,基于用户的信息需求并以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与问题解决为目标的信息服务工作模式,是当今与未来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流模式。文章具体分析了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用户中心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特征、表现形式与发展趋势。
人文属性是图书馆“与生俱来”的本质规定,“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在图书馆所有服务理念中占据第一要位。本论文试图从全新的视角,探究“读者至上,服务第一”这一理念的思想源头,解读“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时代内涵,拨开历史迷雾,揭示它在图书馆存在与生存中所蕴藏的特殊价值,审视当代图书馆在这一庄严承诺面前的种种反差,阐述图书馆人应当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在服务过程中全面实践这一伟大理念,并提出了构建以读者
图书馆开放式服务,从概念上讲应包括图书馆空间的开放和图书馆资源的开放,读者可以以更多的方式自主存取和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随着数字门户的开通,国家图书馆不仅提供了馆藏实体资源的查询,同时实现了数字资源的异地检索,逐步建立基于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全方位开放式管理和服务模式。本文结合国家图书馆的实践,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数字资源开放式服务模式进行探讨。
开放式服务已成为图书馆现代化服务的重要标志和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了影响图书馆开放式服务的因素后,提出了基于开放理念的服务策略。作者认为,图书馆在实现物理空间开放的同时,应与国内外各行业、组织间的信息机构协作,实现网络化、开放式的知识服务。
文章首先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定义着手,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教育公平的观点,重点对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本文还简要介绍了博弈论原理及“囚徒困境”理论模型,进一步运用“囚徒困境”理论模型对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博弈均衡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强调了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博弈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