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商业银行竞争力对比:理论与实证

来源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q_s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竞争力是银行综合能力的体现,其本身是一个难以完全量化的复杂系统。它由显在的市场指标表征,但由潜在的银行内部因素决定。2006年,根据WTO协议,我国金融业将全面对外开放,开放后外资银行的涌入将对我国金融体系形成强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竞争力是否能够应对该冲击?本文结合实证分析,运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的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并对中外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了相应的比较,用以寻找2006年中国商业银行面对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战略思路。
其他文献
农村地区的珍稀物种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是一对两难的矛盾.在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单一的加强对珍稀物种的保护,不能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保护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珍稀物种的保护需要"跳出保护看保护",建立一个珍稀物种保护与农村发展的长效模式,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模式以促进珍稀物种的长期科学保护为初始目的,将物种保护置于农村生态经济大系统中,主要从加强基础文化教育和环境教育、寻找和
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而我国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情况更为突出.在我国人口膨胀和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性,从而导致我国存在着日益严重的生态与经济的矛盾.因此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实行生态经济管理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在微观层次从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中两个基本的力量--政府和企业一一入手,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政府与企业之间
能源利用是现代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简述了我国农村能源利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改革与创新发展之路.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能源发展迅速,其产品数量、品种和结构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国以传统生物质能为主的农村能源开发利用迫切需要优化升级;解决我国农村能源问题,必须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现代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金融组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生态学共生理论对农村金融体系作了系统分析,建立了农村金融体系共生的Logistic模型,并从强化共生单元、完善共生模式及加强共生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农村金融和谐共生体系的制度安排.
高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一个不可若缺的重要领域.本文在对天津地区高等经济院校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可持续发展教育在高等经济院校的开展现状,以期能够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探求深层次的原因,为后续研究提供实证基础.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循环经济系统发展过程的实质出发,阐述了科技支撑的理论依据,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和需求,并就加强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开展合作、制度建设等五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政策建议.
退牧还草工程是继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之后,国家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出台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本文通过对内蒙翁牛特旗退牧还草项目实施的实证分析,探讨建立与完善退牧还草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途径与措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和资源问题从局部向全局、从区域向全球扩展,世界范围内的人口骤增、粮食短缺、环境污染、资源不足和能源危机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状态,而且制约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只有将生态学和经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从中寻求到既发展社会经济又保护生态环境的解决之策.本文从生态经济学的缘起入手,阐述了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的挑战,以及生态经济学在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的作用,我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区域经贸合作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目前中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的焦点问题.青岛作为东亚经贸合作代表性城市,其参与区域经贸合作过程关于生态环境的治理对于中国其他城市具有重要借鉴价值.通过实证考察区域经贸合作对青岛生态环境的影响,理性分析生态环境因素与青岛经贸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内涵,发现区域经贸合作与青岛生态环保是可以协调并相互促进的.研究青岛环保投资及生态治理的经验及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明确了青岛参与区域
当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存在着耕地减少、土质下降、环境污染、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因此,应采取发展循环经济,综合开发利用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