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子午岭植被自然恢复演替带给我们的启示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d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野外考察资料为基础,并参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天然次生植被的类型、分布以及群落构成特征,阐述了不同群落类型之间的演替关系,为指导黄土高原人工植被建设提供了相关科学依据。根据子午岭地区植被恢复演替的历时背景与过程,我们得出如下三点启示:①黄土高原中南部的半湿润气候类型区在历时时期可能有着较大面积的天然森林分布,而在北部的半干旱地区,森林则可能只在一些隐域地段(沟道内)出现;②充分利用自然力恢复植被,包括在演替群落中人工种植演替阶段后期的植物以加快植被的自然演替进程,是黄土高原植被建设的有效途径;③对于人工植被建设,要有“演替”的思想,要科学运用生态学的群落演替理论,不能急于求成,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通过原位人工模拟降雨试验,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描述土壤水分含量变化曲线和壤中流过程的参数进行分析,定量研究了降雨强度和表土容重(表层0~5mm)对薄层紫色土坡面壤中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薄层紫色土坡面土壤水分湿润峰运移速率在0.2~1.2mm/s之间,大于达西定律湿润峰运移速率,说明薄层紫色土坡面壤中流产流过程中优先流特征十分明显;②降雨强度和表土容重是影响土壤水分含量变化和壤中流产流的主要因素,用
本文利用钢制变坡冲刷水槽,在不同坡度(5°~25°)和流量(0.2~1.0L/s)组合下,研究了薄层水流水动力学特性及对红壤分离速率的定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雷诺数Re随坡度和流量的变大而增加,流量对雷诺数Re的影响大于坡度,薄层水流流态为过渡流区和紊流区。坡面流平均流速、径流水深与坡度和流量的关系均可用幂函数来模拟,相关系数R2为0.9978和0.9975,且平均流速、径流水深主要受流量控制,随
泥沙是土壤侵蚀过程的产物,直接反映了土壤的侵蚀特征。本文利用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南方几种典型母质发育红壤侵蚀泥沙的颗粒分布特征、不同粒级中胶结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黏粒含量高的第四纪黏土红壤泥沙中粗颗粒含量较高,且多为较稳定的团聚体;砂粒和粉粒含量较高的泥质页岩红壤和花岗岩红壤侵蚀泥沙中单粒含量较高,且泥沙分散后粉粒和黏粒的含量高于原土壤。此外,径流优先选择携带0.002~0.02m
近年来,产流的尺度效应研究越来越引起地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利用发生在1961-1969年间的所有降雨-产流事件,对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流域尺度沟道系统的产流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从流域面积为0.18km2的初级沟道小流域到187km2的流域系统尺度上,径流系数出现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流域面积为4.26km2的次级沟道蛇家沟小流域和96.1km2的杜家沟流域。产流能力随不同流域尺度上的变化可以用降
在阐述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环境概况及成库后的生态问题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搞好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建议。
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区位资源上有着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但也存在土地盐碱化、水资源短缺、生产力水平低等限制因素。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几种与当地资源环境特点相适应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上农下渔模式、林粮间作模式、草牧结合模式和滨海养殖模式等。在黄河三角洲开发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盐渍化土地,开展耐盐植物研究,提高农业水生产力,开展盐渍化土壤的水肥耦合效应研究,逐步实现黄
采用“空间换时间”的方法,对侵蚀劣地不同恢复阶段群落的植被和土壤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结构、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及土壤物理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群落演替的发展,植被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均有明显增加,物种多样性恢复到针叶林阶段达到最大值。土壤全氮含量、水解氮含量及有机质含量都逐渐增加,全磷含量及有效磷含量均表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而钾素含量则随着植被的生长表现出减少的趋势
本研究的主旨希望能探究台湾工业园区生态化的程度及建立适用指标。初期以生态化指标的订定为主,利用模糊德尔菲法进行专家问卷后,订定适宜的指标,再进行层级分析法求出指标权重值,及套用在所选定的两座工业园区做指标上的分析,本研究以高雄环保科技园区及高雄临海工业区为分析研究对象。结果显示,在指标方面环境资源与生态保护面向为规划工业生态园区最重要的项目;由生态化综合指数估算得知,在两工业园区生态化比较方面,以
本文用摄影来记录台湾生态影像,从高山到海洋记录了近年保育的成果与瑕疵,野生动物的保育、外来种入侵等。本文并探讨台湾的自然生态保育,思考其未来的方向,让保育做得更完整,让自然生态永远生生不息。
本文借由搜集相关文献,汇整产业共生的可能途径与绿色运输的研究,期望借由生态工业网络分析,以了解台湾南区环保科技园区内既有产业共生模式及产业生态化链接程度与潜力,台湾南区环保科技园区产业多以资源回收工作为主,就物质流的发散特性,提升产业副产品的纯度及维持其品质,可相对保障事业废弃物的量与质,以便后续进行交换利用等工作,建议将来就虚拟生态工业网络与产业群聚之因素,提出应增加何种提高副产品纯度与品质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