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韵律加工的心理机制:来自ERP 的证据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江苏省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kkkmmm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的理解需要对包括语音、语义、句法、韵律、语用等信息的即时整合.近年来,大量研究开始采用实时加工的方法探讨韵律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然而韵律与语义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还很少见,使用书面语言作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更是如此.中国唐代诗歌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押韵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格律,通过形成循环往复的节奏,使得作品具有节奏、声调谐和之美.为此,本研究使用ERP 技术,选用唐代七言押韵诗句作为实验材料,考查在线诗歌阅读中押韵加工以及语义加工的神经电生理特征,探讨押韵与语义之间的相互关系,推进对诗歌韵律加工心理机制的认识.研究采用2(押韵,不押韵)×2(语义合理,语义不合理)被试内实验设计,通过对押韵诗句的最后一个字进行替换形成四种实验条件.17 名南京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参与实验,实验过程中,在屏幕中逐段呈现诗句,要求被试做出押韵以及语义合理性判断.结果发现:(1)语义不合理相比于语义合理,诱发了波幅更大的N400 以及500-1000ms 时间段的晚期正成分;(2)不押韵诗句与押韵诗句相比,诱发更大波幅的P200;(3)仅在语义正确情况下,不押韵诗句在300-500ms 时间段诱发波幅更大的N400,语义不正确时无此效应.以上结果表明,在诗歌阅读过程中,押韵信息得到了即时加工,并且和诗句语义加工之间存在即时的交互作用.
其他文献
由于新异事件具有不可预期,发生突然的特点,人类对新异性刺激的快速觉察和加工具有重要的生存适应意义。新异事件能够引起注意偏向,并快速启动行为策略,以避免或减轻突发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人类的情绪性新异刺激加工存在性别差异,然而,在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新异事件并不一定总与情绪有关,但这些事件都能引起朝向反应。加工情绪无关的新异性刺激也可能存在差异,这便有待系统研究。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是由固定频率闪烁的视觉刺激在大脑视觉皮层区域产生的诱发电位,通常具有与闪烁刺激相同的基波和谐波。以往的研究表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振幅受到了空间注意的调节作用,即当闪烁刺激位于空间注意的焦点时,其所产生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振幅大于闪烁刺激不在空间注意的范围内所产生的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振幅。在本研究中,我们考察了基于客体的注意是否也具有与空间注意类似的对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的调节作用。研
言语顿悟问题解决需要打破思维定势,选择新颖的语义信息,并形成新颖的任务相关的联结。尽管先前的研究完成了与这些关键子过程相关的脑区定位,但是这些脑区间的相互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探索了汉语成语谜题顿悟解决过程中关键脑区间的功能连通性。结果显示,顿悟与非顿悟解决均激活了双侧额下回,双侧颞中回和双侧海马,并且这些脑区形成了从额区到颞区再到海马的神经通路。其中,右半球的额下回
新旧思路之间认知冲突的解决是顿悟问题解决的关键过程,尽管许多研究者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探讨,但各项研究结果却不尽相同。本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记录被试在进行歇后语类别判断任务时的动态时间进程,采用刺激锁时和反应锁时分析技术分析顿悟过程中认知冲突及其解决两个阶段的认知加工特点。结果表明,无关短语对条件、谐音歇后语条件和语义双关歇后语条件在刺激呈现后350-450ms 均诱发了中央顶叶负波(N
目前,研究者提出了许多关于自信判断的研究假设,Koriat 在联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信心判断的主观自我一致模型理论,该理论指出自信心受个体的主观一致性的影响,一致性越高自信心越强.本研究采用常识性问题的简单学习任务,分别考查了Koriat指出的三种项目的自信判断的反应模式,及证明个体间确实存在同感性.其中,实验一通过常识性问题验证Koriat 指出的三种项目的自信心判断的反应模式.实验一的数
反应抑制是执行功能的重要成分,注意的负载程度很大程度影响了反应抑制过程中的刺激辨别过程,当刺激复杂度提高时,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注意资源对刺激进行辨别反应.以往注意负载对反应抑制影响研究多集中在负启动实验中.但是以往研究中分心刺激与靶刺激在空间和时间上是分离的,因此本研究将分心刺激与靶刺激在时间与空间上重叠,研探讨反应抑制是否同样受注意负载影响.本研究采用经典实验范式SRC 任务,通过操作负载程度,在
时间性是动词最主要的特性,根据动作在时间轴上的起点和终点情况,动词有“有界”和“无界”之分,对于有界动词,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也是有差异的,延续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动词的表征。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具有抽象性,也具有延续性。已有研究证明空间特征影响时间的知觉,时间概念以空间长度特征为中介,在长时记忆中与知觉号同时储存。本研究欲考察对动词的语义加工是否会受空间特征的影响。在汉语中,人们知觉时间在水
大量的语言现象表明,道德概念与垂直空间方位之间存在联系,人们经常会使用带有垂直空间方位的隐喻来表达道德与不道德两种概念。然而对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还缺乏足够的研究。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道德概念与垂直空间方位之间的内隐联系,进而对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进行验证。实验1 使用内隐联想测验(IAT),通过令被试对道德、不道德双字词和上、下位置之间进行联合反应,发现道德与上、不道
为了研究沉浸方式如何通过大脑结构影响抑郁,本文探讨了正常人群体和抑郁症群体中沉浸方式的个体差异与局部大脑灰质的关系以及局部灰质体积对沉浸方式和抑郁关系的影响。本研究收集了289 名非临床健康被试的大脑结构像数据以及经典沉浸和抑郁量表得分。首先使用基于像素的形态学测量法来探讨沉浸方式和大脑灰质体积的关系,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两个相关脑区。然后通过中介分析来探讨大脑灰质体积对沉浸和抑郁关系的影响。此外
口语理解需要快速地整合不同层面的言语信息:句法、语义以及韵律信息。口语信号所传递的言语信息和存储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都会影响到口语理解。本研究采用脑电技术考察了长时记忆信息和重读(即,重音)在口语理解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实验材料是听觉呈现的两句话组成的小语篇。第二句话中的关键词是新信息。本研究一方面操纵了长时记忆表征,即,基于长时记忆表征,关键词是高预期还是低预期的信息;另一方面,关键词被重读(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