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域市点和对照点冬季气溶胶消光特征

来源 :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promis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分析高湿地区重庆市大气气溶胶消光特征,以为提高城市能见度提供依据.利用修订后的IMPROVE算法分析了2013年1~2月沙坪坝(城市点)和缙云山(对照点)PM2.5及其组分的消光特征,利用浊度计监测了粒子散射系数.结果显示,缙云山bsP+baP占bext的98.5%.沙坪坝b‘P+baP占bext的98.7%.气体消光基本可忽略,高湿度导致重庆消光系数较大.缙云山PM2.5中硫酸盐、OM、硝酸盐、EC对bext的贡献分别为50.5%、26.5%、13.3%、6.0%.沙坪坝PM2.5中OM、硫酸盐、硝酸盐、EC对bext的贡献分别为34.5%、34%、18.9%、7.9%.b‘P测量值与计算值相关系数达到0.915,在α=0.01下显著正相关.硫酸盐和硝酸盐消光受到RH的显著影响,高湿度导致重庆地区消光系数较大.需重点控制对照点缙云山硫酸盐污染,控制城市点硫酸盐、有机碳气溶胶污染以减小颗粒物消光效应,提高大气能见度.
其他文献
山区耕地边际化严重影响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本文采用联系度改进的TOPSIS法、邻域评估、极限条件和综合指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耕地边际化进行预测并探讨转移方向,并对转移结果进行生态价值评估,研究表明:①海拔、坡度、起伏度、灌溉距离、交通距离和耕作距离(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对耕地完全边际化影响较大;②研究区共有21455.78hm2耕地可能发生转移,其中林地9519.73hm2、园地47.01
开展城市森林碳储量研究工作,了解其碳储量"汇"功能、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对提高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价值,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执行国际社会上二氧化碳"增汇减排"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深圳市塘朗山片区SPOT5遥感影像,林业二次调查数据(植被树种空间分布)1∶10000地形数据转化为DEM,结合现场调查的样方数据以及文献资料中生物量转化为碳储量方程,运用ArcGIS、SPSS软件构建塘朗山片
砷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高毒元素,具有毒性强、危害大、三致性等特点,所造成的水污染也是全球范围内亟需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原位水解三价铁离子制备纳米晶体四方纤铁矿(B-FeOOH),反应条件温和,制备方法简便,并通过仪器分析手段对吸附剂的理化指标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腐植酸(HA)存在情况下pH对β-FeOOH吸附亚砷酸的影响、吸附动力学过程和吸附热力学过程、共存离子的影响以及吸
磁性纳米颗粒可用于移除水中的重金属,且具有去除率高、固液分离性强及可重复使用等优点.本文研究商用双金属磁性纳米颗粒于特定吸附条件下对Sb(Ⅴ)的去除效率,研究表明所选取的商用磁性纳米颗粒可快速、有效的去除水中的Sb(Ⅴ),吸附效果Zn-Ferrite>Ni-Ferrite>Mn-Ferrite>Ferrite>Cu-Ferrite>Co-Ferrite,其中Zn-Ferrite吸附Sb(Ⅴ)在5
四环素是一种水环境中残留浓度较高的抗生素类污染物.本文研究了一种磁性微球对水中四环素的吸附与降解效果,发现该磁性材料对水中四环素有着良好的吸附和去除效果,且能原位催化降解和再生.模型拟合得到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整体布局、新发展理念的思想,吹响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由于生态环境整体性、流动性等特点,决定生态环境问题很难在环保领域内得到解决,它需要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改造来完成.党和国家有效政策及时法律化和国家法律体系整体生态化,构建全面协同推进
利用西安市连续观测的O3及其前体物NO、NO2和CO质量浓度数据,分析其随时间变化的污染特征,结合气象要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拟合方程.结果表明,受局地光化学反应的影响,西安市夏季O3浓度最高,且因O3-8h造成的污染占总污染天数的1/3.冬季光化学反应减弱,但前体物排放源增强,NO、NO2和CO出现最大浓度值.O3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型,最高值出现在16:00左右,夜间维持较低水平.NO、NO2和CO的
本文利用2013年2月-2014年3月安徽省合肥市地面总辐射(即向下短波辐射)、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和PM2.5浓度资料,归一化分析了合肥城市地区PM2.5浓度和地面总辐射的关系,研究发现:(1)PM2.5浓度是影响地面总辐射的重要人为因子,在中午无云条件下,地面总辐射与PM2.5的浓度呈现较强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2.(2)归一化的地面总辐射和PM2.5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76,在早晨
利用1981-2013年湖北省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基于不同判识标准,探讨湖北省霾日数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年左右是霾站日数变化的分界点,之前小幅度震荡,之后显著增加,并在2007年达到峰值.冬季霾日发生最为频繁,其次为秋季和春季.霾日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气候趋势系数在0.60以上.2000年以后5a以下短周期的转换比较频繁,受人为活动影响加剧.3个霾频发区主要位于鄂西北丹江口和襄阳、
利用2013年兰州市AQI指数与对应的气象资料,揭示了污染天气与气象因子的关系,降水、风向、风速及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污染物浓度的主要气象要素.将逐日污染日和清洁日 数据对比分析得到,兰州近地面存在多重逆温,污染日时逆温多厚度低,强度强;相反,清洁日逆温厚度高,强度弱.进一步利用NOAA的HYSPLIT-4模式,对兰州市两次严重的污染天气过程做了后相关轨迹分析,发现导致兰州出现严重污染天气的污染物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