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CrMnO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第十届全国电化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bill_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一氧化碳作为Cl化学的基本化工原料,主要依靠煤、石油、天然气制得,同时也存在于一些工业废气中,这些气体都是含CO的混合气.变压吸附法(PSA)具有工艺简单、投资省、无污染等优点,日益成为应用前景广阔的CO分离提纯技术.虽然可以通过优化工艺参数使技术进步,但是PSA工艺的关键在于吸附剂性能.提高吸附剂性能成为各个PSA厂家的主要任务.无粘结剂分子筛吸附剂与传统工艺生产的吸附剂相比,具有有效成分高、吸
本文选用PdO/CeZrO为催化剂,研究了NO-CO的反应机理和不同Ce/Zr比对催化剂NO还原活性的影响.
由于二氧化铈具有快速氧化—还原性能的贮存、释放氧的能力,被广泛用作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的助剂.当锆原子取代CeO晶格中部分铈原子生成Ce-Zr-O复合氧化物(固溶体)后,热稳定性和氧化还原性明显提高.然而对其它含二氧化铈复合氧化物体系的研究报道不多,为此本文考察了CeTiO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和氧化还原性能.
载体作为催化剂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活性往往可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ZrO的引入对AlO性质的影响,以CO氧化为模型反应,考察载体性质的变化对负载型Pd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本文采用原位时间分辨红外光谱(in situ TR-FTIR),在500~600°C、时间分辨率优于0.3s的条件下,对CH/O/He(2/1/45,摩尔比)混合气在不同预处理后的Rh/SiO和Ru/γ-AlO上的反应及其与催化剂上吸附态CO的作用情况进行了跟踪、考察,对比研究了反应气空速对Rh系和Ru系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原位共焦显微Raman光谱对分别暴露于0、H/Ar(5/95,摩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