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ping of QTLs associated with grain type traits using three populations from a super hybrid rice X

来源 :中国作物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_s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ieyou9308 is a commercial super hybrid rice released in 1996 in China.In order to clarify its genetic mechanism underlying high yield potential,a recombinant inbred line (RIL)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the maintainer line Xieqingzao B (XQZB) and the restorer line "Zhonghui 9308 (ZH9308) and two backcross populations (BC) were develop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related to grain traits including Grain thickness (GT),100 Grain weight (GWT),Straight Length(SL) Curved Length(CL),Straight Width(SW),Curved Width(CW),Curvature(C),W/L Ratio(W/L)).
其他文献
本文在抗早性鉴定的基础上,利用同源克隆技术得到与青裸抗早相关的LEA3、蛋白基因HVA1,它与已知大麦HVA1基因同源性较高。研究结果表明:1、‘大麻青棵’对水分胁迫最敏感,而‘早地紫青棵’最不敏感。2、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青棵种子的萌发率和生根率,幼苗的根长、苗高和鲜重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早地紫青棵’的抗早性远远高于‘大麻青棵’。4、HVA1基因在青裸抗早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本实验在大田条件下,选用花育23花生品种分别进行单双粒种植的对比试验,研究单粒精播条件下花生根冠物质分配及根系形态性状的动态变化,阐明根系与叶片生长的动态关系。试验设三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栽培过程中采用起垄覆膜种植。结果:(1)根系的长度和干重增加迅速,利于吸收更多的养分,同化较多的干物质。(2)生殖生长后期根系生命力强,根系衰老缓慢。(3)开花下针前根系的生长优势保证了结荚
2010年通过对豫玉23号、豫玉24号、安玉12、安玉13和AY108采用3个密度处理,对其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对产量、植株和果穗性状发育动态时效、果穗小花分化发育的影响。
笔者通过对谷子杂交种免(少)间苗技术进行从2010年至2012年两年试验研究,得出:1、谷子杂交种优势的成功应用得益于抗除草剂基因的导入,化控间苗是利用杂交种中含有抗除草剂基因。2、2012年对杂交种混合比例试验结果表明:20%杂交种+80%常规种混合比例播种出苗后用除草剂处理后需人工间苗最少;但需解决播种过程中的均匀度问题,减少断垄长度和频率。3、在土壤墒情(土坡含水量13. 2%)较好的情况下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on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wo different stay-green corn (Zea mays L.) at the grain-filling stage were studied.Using a stay-green inbred line (Q319) and a non-sta
本研究以花育22号、花育28号、06B16、P76为亲本构建的3个RIL群体为试材,采用芽期耐盐性鉴定法,对RIL群体芽期耐盐性差异以及芽期耐盐性与脂肪酸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对上述材料进行不同盐浓度胁迫,可以看出:随着盐浓度的增加,4个品种在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和相对鲜重的表现趋势一致均呈下降态势,相比较而言四个品种的耐盐性水平为花育28号、花育22号、06B16、P76。
本研究以花育22号与06B16、花育28号与P76构建的2个RIL群体为试材,对济宁、莱西两地花生脂肪含量差异进行了分析。通过近红外测定和索式测定均表现为济宁收获的种子脂肪含量高于莱西收获的种子脂肪含量。
课题组在多年开展棉花亲本鉴定筛选工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广泛收集棉花优良品种资源;通过采取“测配结合、测选结合、测用结合”的方法,筛选出多个适宜本地生态区域、丰产性好、耐黄萎病、结铃性强、高配合力的大铃型棉花优异骨干种质资源;通过科学利用自主筛选出的多个骨干种质资源材料,组配并培育出一批强优势杂交棉组合50个;并总结出一套提高“棉花优异高配合力种质筛选”效果与“利用骨干优异种质快速培育强优势杂交棉
为挖掘中低产田水稻增产潜力,按照“良种+良田十良法”综合配套技术,进行超级稻栽培模式对比试验。通过进行试验田试验,采用宽行窄株及大宽行栽培法,可充分提高光合利用率及肥料利用率,实现超高产800公斤的产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