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Si O2在贱金属铜颗粒表面的包覆,以提高铜粉的抗氧化性及改善金属粉与陶瓷粉的匹配。探讨了催化剂类型、耦联剂类型、TEOS和水的比例、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等因素对Si O2包覆效果的影响。应用TEM、XRD、热分析来表征Si O2包覆层的结构;采用硝酸腐蚀包覆铜粉、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腐蚀液中Cu2+浓度大小来表征包覆层致密性。结果表明,当采用传统的St?ber方法进行包覆处理时,由于催化剂NH3与铜粉反应,使得Si O2不能有效沉积于铜粉表面,造成铜粉的抗腐蚀能力反而比未经处理的对比样品的差。采用其他催化剂,如N2H4、KOH、H2SO4等时,所得结果与采用NH3为催化剂时的类似。若采用APS为耦联剂在无催化剂条件下包覆,TEM和UV-vis证实Si O2结合在铜粉表面上形成较为疏松的结构,包覆铜粉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而采用部分氧化铜粉在中性条件下直接包覆所得的包覆层致密,抗腐蚀效果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