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魏、北周、隋的对南朝意识--从对南朝表达的变化来看

来源 :第五届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eng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魏时期,孝文帝大力推进"中华"化,普及以北魏为"中华"、以南朝为"夷"的意识.过去的研究者也多认为在北魏崩坏之后的诸政权都继承这样的意识.但是,但是,这样的意识果真是由北魏到西魏、北周所继承吗?在本文中,笔者注目于文献及石刻史料中的南朝表现,欲分析西魏·北周·隋对南朝意识的变迁. 详细探讨了北魏末以至隋代的南朝表现.北魏孝文帝时期经常使用"岛夷"、"荆蛮"等词汇,到北魏末则逐渐减少.在西魏·北周前半期(宇文护执政期),使用国号及地名的情况则占了大半比例.到北周后半期(武帝亲政期·宣帝期),又转变为「句吴」、「岛夷」这种以南朝为「夷」的意识表现大为增加,隋代这样的表现更加普遍.因此可以了解,北魏的「中华」意识并非完全被西魏·北周所继承. 北魏东西分裂之后,国力及文化都较为低下的北周,以南朝为「夷」这样的意识是较为薄弱的.但是到了制度、文化都较为整备的武帝亲政期之后,以北周为「中华」、以南朝为「夷」的意识就明确化了.隋代继承了北周的「中华」意识,并更加强了以隋为「中华」、以陈为「夷」的意识.
其他文献
国内外目前对土壤侵蚀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径流小区法、人工降雨模拟实验、遥感监测法、野外调查法、核素示踪法等,而其中核素示踪法能够在不改变原始地貌的条件下,通过示踪元素含量的分布差异来研究土壤侵蚀的发生和分布规律,其分析精度和量化程度较高。本研究在加拿大东部和中国西南部两个截然不同的地区分别测定土壤中两种环境放射性核素,使用不同的转化模型计算土壤侵蚀速率,此外,本研究通过了解环境核素同土壤有机质之间的关
松辽流域的生态保护的长期目标是遏制河道断流和湿地萎缩现象,维持河流和湿地的正常生态与环境功能,保护水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实现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本研究采用分项耦合法、蒙大拿方法和75%保证率月流量法三种方法计算了松花江流域生态需水量。
宗日考古队发掘了青海省同德县宗日遗址,并调查了同属宗日文化的其他几个遗址。在文化层中采集到一批动物骨骼,经鉴定,含有鸟、旱獭等10种脊椎动物。从最小个体数的统计看,旱獭最多,其他依次为狍、黄羊、麝、鸟、梅花鹿、黄牛、狗、野猪、岩羊等。通过分析这些动物骨骼中包含的自然环境与人类行为相关信息,作者认为,遗址区曾有大片的草原,附近有茂密的森林,气候偏干凉。从各种动物的比例判断,宗日遗址居民已经过着定居的
适时总结环境考古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动物考古的发展历程,将有助于考古学的健康发展与茁壮成长。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外动物考古发展的历程,归纳和总结该学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探讨其未来的走向。综合研究表明,就全球范围内的动物考古发展来看,大致经历了形成期、系统化时期、综合期三个大的阶段;动物考古在中国已经经历了形成期和系统化时期。动物考古未来的发展应当注重继续在技术、方法和解释上下工夫,进一
猪可能是世界主要家畜中人们了解最少的动物。在大多数动物中,野生形态都有一个有限的地理范围,所以驯养可能发生在那里,而别处的考古遗存可能来自人们引进的家畜。然而,野猪广泛分布于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因此也就没有这么容易适用的答案。猪是非常多面的动物,民族志中记录了各种复杂的猪-人关系。动物考古学家直到最近还没有成功地把握住测量、地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可变性,常常假定中间尺寸的动物就是驯养到了中闻状态——
探讨中国古代家猪的起源是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要解决中国古代家猪的起源问题,首先必须建立鉴定家猪的系列标准。本文列举了形态特征、年龄结构、性别特征、数量比例、考古现象、病理现象、食性分析、DNA分析等一系列标准,并阐述了中国家猪起源的研究实例。
本文介绍了八景台历史文物建筑的空间信息化技术.八景台,同时也是旅游景点,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始建于北宋嘉韦占元年(1056).在研究中,首先采集高分辨率遥感、地理信息和现有考古文物数据,整合集成形成数据库.根据古建筑和周围背景环境的形状结构、立体和材质纹理构建详细的三维模型.最后,建立虚拟现实环境,支持对历史文物的构建、形象化展示、浏览以及重建.该系统支持三维模型实时交互功能,对于文物古迹历史原貌虚
文章以为例,阐述哪吒形象的发展定型,从而探讨了戏曲说唱多元面貌、杂剧的佛道融合以及人物的神话底蕴。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