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治疗宫颈妊娠的临床分析

来源 :第四届中国武汉国际微创外科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06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宫颈妊娠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选择插管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灌注甲氨蝶呤(MTX),以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12例宫颈妊娠,5-7天后行B超监视下刮宫手术。结果:双侧子宫动脉化疗灌注加栓塞术能快速止血,使血β-hCG迅速下降,术后5-7天行刮宫手术,手术均顺利,出血量少,全部保留了子宫。结论: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联合B超监视下刮宫术是一种治疗宫颈妊娠的安全可靠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从噬菌体展示随机七、十二肽库中筛选能够与内毒素高亲和性结合的多肽序列.方法:以LPS为靶分子对噬菌体展示随机七、十二肽库进行4轮亲和筛选,获得与LPS结合的噬菌体克隆,应用结合实验和克隆斑抑制实验进一步确证。挑选结合力强的克隆进行DNA测序,推导出呈现的多肽序列,并应用相关软件分析多肽序列,进行蛋白结构数据库和文献数据库检索。结果:从噬菌体展示随机七、十二肽库中共获得了160个克隆,挑选了1
目的:建立HE石蜡切片过程中的试剂标准化操作流程,提高和稳定病理科常规HE制片的质量。方法:详细介绍病理试剂每一步标准化操作方法以及质量控制环节。结果:用此法制备的常规H E切片,质量稳定可靠,能满足各种免疫组化制片应用,提高阳性率,可比性强。结论:石蜡切片试剂标准化操作的推广,是保证蜡块质量增强组织块,用于免疫组化基因重排的重复性与可比性相应提高。
医学院校相继并入综合大学在我国近阶段比较流行。在这种流行的形势下,医学院校的管理模式也在不同程度地改变,原来实行的相对单一的管理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综合性院校那种集中、混合性管理的渗透。本文介绍了医学实验中心的积极效应,提出医学实验中心有待重视的问题,浅谈了医学实验教学的发展。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2006年9月至2008年12月作者在武汉协和医院腹腔镜外科中心参与31例直肠癌病人进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其中高位直肠癌11例,中位直肠癌8例,低位直肠癌12例。结果:31例均应用超声刀在全腹腔镜或其辅助下成功完成根治性切除术。手术时间平均(133.7±25)min分钟,出血量平均约(85±30)ml。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肿瘤标本切除长度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结肠全/次全切除术(LAC)的临床经验,探讨LAC的安全性和技术特点。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5月,该单位开展150例LAC手术,包括LAC联合改良Duhamel手术治疗重度功能性便秘126例,LAC联合回肠直肠吻合治疗家族性息肉病11例、溃疡性结肠炎8例、结直肠多发肿瘤5例。结果:LAC完成147例,腹腔镜下手术时间(76.0±23.5)min,术中出血(35.4±1
目的:探讨胆囊颈管部结石嵌顿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78例胆囊颈管部结石嵌顿患者的术前、术中情况及由此选择的不同手术方式。结果: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54例中完成LC141例,中转开腹手术13例,3例术中发现胆管损伤。选择开腹胆囊切除术(OC)24例中发现胆囊全部或大部分坏疽11例,化脓性胆囊炎伴颈部坏疽穿孔13例,均顺利完成胆囊切除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胆囊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LCBDE)与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胆道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ST+LC)两种方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胆总管结石病人采用两种治疗方法,即LC+LCBDE和EST+LC,比较二者的疗效、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共收治了85例胆总管结石病人,有48例行LC+LCBDE,37例行EST+LC。LC+LCBDE与EST+LC相比,手术时间稍长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微创意义及可行性。方法:分析76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运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术式及病例资料特点。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形管引流术(TCH-FD),无中转开腹病例、无手术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标准术式,技术上是可行的,微创效果肯定。
目的:采用1个载体编码2个shRNA技术,构建Livin和Survivin联合靶向的SiRNA重组表达载体,观察其协同诱导结直肠癌细胞的凋亡效应。方法:构建Livin和Survivin联合靶向的SiRNA重组表达载体并转染结肠癌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Livin和Survivin的表达,通过MTT法检测SiRNA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处理后细胞
目的:探讨腔镜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方法、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武汉市中心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32例乳腺癌患者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临床分期类似而行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组32例,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组46例,均为I~II期乳腺癌。腔镜组无中转开放手术,未发生大出血、皮下气肿、脂肪栓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