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根间作用与密度对小麦间作玉米群体净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来源 :2017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fy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增密是间作群体产量增加的重要机制之一,小麦玉米间作复合群体中由于各组分所占据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态位发生了分离,在时间和空间上互补扩大,最终使间作体系内植株个体与种群之间的矛盾得到缓和,因此,研究不同强度地下与地上部的互作对间作群体净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可为发掘密植条件下的间作优势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于2015-2016在甘肃农业大学绿洲农业科研教学基地(37°30′N,103°5′E)进行大田试验。
其他文献
[Introduction] Without modem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over population would create stresses that would unstable the current world social and political regime.Wheat yields in Egypt tripled between 1952
[研究背景]土壤盐渍化是作物面临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全球超过6%的耕地遭受盐胁迫,并且盐渍土面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逐渐扩大,土壤盐渍化己成为灌溉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之一。
[研究背景]大豆是重要经济作物,由于其根系不发达,对水分敏感且是需水量较大。干旱胁迫是影响大豆产量提高和品质改良重要限制因子,据统计每年由于干旱胁迫导致的大豆产量损失约为其它非生物胁迫因子引起产量损失的总和。长期进化中,植物演变了多张抵御干旱胁迫的适应性机制。活性氧清除成为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重要途径。抗环血酸过氧化物酶在植物活性氧清除过程中的重要酶类。因此,发掘和利用植物耐旱基因,采用基因工程手段
[研究背景]氮元素是植物体内组成氨基酸、构成蛋白质、形成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施氮量多少、时期的选择和氮肥基施底施的比例,都会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产生重要的影响。
[研究背景]贵州黔东南地区千百年种植的一类特殊的原始生态型稻种一禾,具有抗病虫、耐贫瘠、难脱粒、品质优、糯性强等突出特性,是侗族等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和文化习俗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至今仍大面积保留种植。禾类稻种资源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特性较为原始,贵州及周边省份地方的其他栽培稻地方品种和野生稻在栽培和驯化中可能与其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甘蔗是主要的糖料和能源作物,是重要的食品、饮料、工业原料,可生产清洁能源,如生产酒精、造纸等,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甘蔗育种以种间的杂交、回交为主,大部分甘蔗品血缘相近,后代优良率极低,在产量、糖分和抗性方面都难有突破。将甘蔗近缘属(割手密)的抗逆耐瘠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性状,通过近缘属、远缘属间进行杂交应用到高贵化育种中已经势在必行。同时,我们还要丰富种质资源库中的基因型和基因资源,以期为发掘甘
[研究背景]氮肥是改善小麦品质的重要因素,合理的氮肥施用量与施用时期均能显著改善小麦的品质。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也得以提升,但是籽粒产量会降低,而施氮量过低,会严重降低小麦的营养品质。黑土地肥力高,加之其质地疏松、供肥能力强的突出特点,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目前氮肥对改善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影响的研究已有大量报道,但是,在黑土条件下,氮肥施用量变化对不同春小麦
[研究背景]种子活力是衡量种子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种用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当种子达到生理成熟时,种子活力会达到最高点,随后活力开始下降,直至活力丧失甚至死亡,这种伴随着种子贮藏时间的增加而发生的自然不可逆过程叫做种子老化.种子活力的高低决定了种子的萌发和出苗能力,并影响出苗生长量和对外界不良条件的抵抗能力,甚至在其后产量和品质上也有不同程度上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高温高湿老化方法对不同品种的春小麦
[研究背景]旱作小麦产量较低且不稳定,严重威胁旱区粮食安全。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及土壤深层水分,是解决旱区农业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保墒、保温、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加速有机质矿化等土壤学效应,有利于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养分利用率和小麦抗旱性,对旱作小麦生产实现高产高效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与方法]试验选取普冰151、普冰9946、晋麦47,3个冬小麦品种,设置露地条播(CK)、覆膜穴播
[研究背景]小麦的营养品质不仅受基因控制,还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壤作为重要的生态环境因素之一,对小麦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不同的土壤匹配适宜的优质品种,进而推动不同土壤类型区域优质小麦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材料与方法]本试验采用盆栽方法,于2016-2017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温室内开展黑土和潮土条件下优质小麦的营养品质研究。供试4个品种,包括2个中筋春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