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三角变形测量无线传输系统研发与应用

来源 :第22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激光三角测量传感技术,研究开发了具有系统自带电源、无线传输、不受电磁干扰、测试精度高、长期稳定好、非接触式测量等优点的静动态结构变形测试系统和数据采集和分析软件,系统构造简单,方便携带,可应用测试环境复杂、现场布线困难、数据难以传输的测试环境。通过玻璃纤维筋水泥预制件的实际工程应用表明,系统测试结果精度高,稳定可靠,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测试方法,在实际工程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研究钢骨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组合梁的工作性能,采用纤维模型法编制了非线性分析模型,计算得到了荷载-挠度关系曲线,并与相关文献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利用分析模型,分析再生混凝土强度、配骨率和钢材强度等主要因素对构件荷载-挠度曲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构件的承载力随着混凝土强度、配骨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钢材强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加,且变化幅度并不显著。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考虑混凝土水化热、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粘结强度等随时间的变化,通过改变结构与周围环境的对流换热系数,模拟五种不同工况下的养护条件,研究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早期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场,分析养护条件对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护条件对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早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影响较大.结构与周围环境对流换热系数越大,温升及内部温差越低.完全绝热时,混凝土内温度分
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拱面内稳定的极限状态函数,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考虑材料和几何非线性计算了CFST拱的面内稳定承载力;基于一次可靠度方法,通过自编程和有限元软件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可靠度分析,得到了可靠指标随初始荷载的变化曲线以及随机变量的灵敏度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加载方式对钢管混凝土拱的可靠指标影响较小,而对材料强度和初始几何缺陷的灵敏度影响较大;不同随机变量的灵敏度差异明显,其中材料强度和几何尺寸的
应用地震动随机过程的正交展开-随机函数模型,将地震动加速度过程展开为标准正交基函数与标准正交随机变量的线性组合形式,同时采用随机函数的思想,将展开式中的标准正交随机变量表达为基本随机变量的正交函数形式,实现了用一个基本随机变量表达原地震动过程的目的。结合地震动过程的正交展开-随机函数模型与最新发展的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对某大型渡槽结构进行了随机地震反应分析。重点研究了空槽状况、中槽有水、边槽有水和三
在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发展过程中,能力谱法(CSM)已被广泛应用于评估结构抗震性能的一个非线性静力分析方法。然而,传统的CSM不能考虑结构系统中的地震动不确定性参数的随机性。本文基于改进点估计法提出一种随机能力谱法,可以考虑与地震影响因素有关的地震需求谱参数的随机性:水平地震影响系数,阻尼比和地震需求谱的建筑场地特征周期。并结合高阶矩法(HOMM),基于整体变形极限状态函数进行结构的非线性静力抗震可
强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是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核心目标,对结构安全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结构的耗能机制对于其抗倒塌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根据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两个具有不同跨高比的连梁的RC框剪结构进行了多条强震记录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计算,结合对结构的耗能机制分析,研究了RC框剪结构在特大震作用下的抗倒塌性能。研究表明,较小的连梁与墙肢相对刚度比可使RC框剪结构形成“强墙肢弱连
某砖混结构建造于2008年,在正常使用期内多处墙体出现裂缝。本文依据国家现行规范对该某三层砖混结构房屋进行检测鉴定,分析墙体裂缝产生原因并提出鉴定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研究表明,开裂主要是温度引起的变形导致墙体出现明显的斜裂缝,较低的材料强度对于裂缝的发生没有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墙体裂缝属于温度收缩裂缝。提出要按现行标准要求重做屋面保温层;采用压力灌浆方法对墙体裂缝进行修补,以恢复墙体的刚度、
根据管道蠕变断裂分析模型中蠕变参数不确定性问题,提出采用三元区间数描述蠕变断裂参数不确定的方法;最后根据三元区间数的管道蠕变断裂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讨论,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简便和有效性。
要实现港珠澳工程120年设计使用寿命,保证结构耐久性是工程设计的关键因素。以氯离子侵蚀作为耐久性破坏的主要形式,港珠澳工程结合暴露试验和工程调研,提出了基于Fick第二定律和可靠度理论的耐久性设计方法。工程设计将氯离子扩散系数作为耐久性设计的主要指标(DNSSD),该指标通过大量暴露试验数据回归得到。但现场质量控制使用快速试验方法得到氯离子扩散系数(DNSSM),DNSSM与DNSSD存在不确定的
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在震害预测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建立了许多震害预测信息管理系统。然而,这些系统存在分布独立,功能分散,基础数据更新困难,仅仅是基于结果的展示,不支持易损性实时计算。因此,作者提出建立基于WebGIS的震害预测技术服务系统,作为一个通用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可以服务于政府、公众和专业技术人员等各类用户。本文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提出了多层次多精度的服务模式和系统功能模块化的思想,并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