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T Study of Iron Carbonyl Clusters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as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omoleptic transition metal carbonyls are widely used compounds with various applications especially in modern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1.Among homoleptic transition metal carbonyls,iron carbonyl clusters and their derivativ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gas-phase ion chemistry,organic synthesis as well as biological systems2.
其他文献
会议
纳米结构碳材料例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纳米金刚石等作为一类新型的催化剂材料已经应用在各种不同的化学反应中,并且展现出了可以替代传统贵金属催化剂材料的前景[1-3]。实验证明通过在这些纳米结构碳材料中引入少量杂化原子例如氮,硼,磷等[4,5],碳材料自身的催化性质可以得到显著地提高[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具有可见光响应的Bi2WO6-ZrO2-TiO2复合催化剂.分别于550℃,600℃,650℃焙烧,并用UV-Vis分析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复合催化剂对气相苯的降解实验结果表明,600℃焙烧的5%Bi2WO6-ZrO2-TiO2复合催化剂的紫外和可见光活性最高.可见光的降解活性是ZrO2-TiO2催化剂的7.5倍,是纯Bi2WO6的1.5倍.
用理论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分子筛孔道限域效应对烯烃二聚反应活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分子筛的孔道限域效应对与其孔道尺寸相匹配的过渡态有更好的稳定性作用,从活化能垒与速率常数两个方面揭示了二聚反应在与其过渡态尺寸相当的ZSM-5与ZSM-22中活性最高。
随着对芳烃加氢镍基催化剂的不断研究,人们从多个方面考察其对芳烃加氢过程的影响,如负载量、制备方法、载体、助剂、还原度、前驱体和预处理过程等[1-2]。但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许多纳米材料被制备出来,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微观形貌对催化性能具有较大影响。
近年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性材料成为各国研究者关注的热点[1]。由于MOFs具有结构组成多样性、较大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等特点,在催化、储能和分离中都有广泛应用[2]。
在费托合成中,铜经常作为一种还原助剂添加在铁基催化剂中.实验发现,Cu助剂还可以提高费托反应活性,但研究者对Cu的作用机理还不是很清楚.CO的吸附与解离被认为是费托合成的第一步,为了理解Cu助剂的作用机理,我们采用DFT理论方法,研究了Cu对CO分子,C原子和O原子在Fe(100)表面吸附的影响.